yǔ hǔ móu pí
ㄩˇ ㄏㄨˇ ㄇㄡˊ ㄆ一ˊ
與虎謀皮
“谋”,不能读作“mú”。
与虎谋皮是贬义词。
最危险的差使
枉费心机、水中捞月、海中捞月
行之有效、立竿见影
ask a tiger for its skin
просить у тигра его шкуру
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去商量损害他人利益的事;绝对办不到。后多指要恶人放弃自己的利益;纯属幻想。
《太平御览》第208卷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要日本帝国主义放弃侵华野心,无异于与虎谋皮。
西周时,有一个人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裘皮服装。他听说用狐狸皮做的裘皮服装最为珍贵,便暗想道:“山上狐狸很多,我不如上山去和狐狸们商量商量。”
于是,他兴冲冲地来到山上,找到了一群狐狸,一本正经地和狐狸们说:“亲爱的狐狸们,我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皮衣,所以特地来请你们帮个忙,剥下你们的皮送给我好吗?”
狐狸们听了,一个个吓得掉头就跑。一眨眼工夫,便全隐没在高山深谷之中。这人见了,无法可想,只好垂头丧气地下山去了。
过了些时候,他准备祭祀祖宗,但是缺少羊肉。他想起山脚下经常有一大群羊在吃草,便来到羊群中,和羊商量说:“亲爱的羊呵,我想祭祀祖宗,可是缺少羊肉。你们谁能行行好,把身上的肉送给我呢?”
那些羊听了,吓得“咩咩”地叫了起来,争先恐后地逃进密林中,一刹那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与虎谋皮”这一成语本作“与狐谋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一定不能成功。现多用来形容跟恶人商量,要其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
成语出自:《太平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