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意思
jiāntīngmíng,piānxìnàn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最近更新:2025-11-08    关注度:
  • 拼音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 注音

    ㄐ一ㄢ ㄊ一ㄥ ㄗㄜˊ ㄇ一ㄥˊ,ㄆ一ㄢ ㄒ一ㄣˋ ㄗㄜˊ ㄢˋ

  • 繁体字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 正音

    “兼”,不能读作“qiān”。

  • 感情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中性词。

  • 近义词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 英语

    Listen to both sides and you will be enlightened; heed only one side and you will be benighted.

  • 日语

    あわせ聞けば明るく,かたより信ずれば暗い

  • 德语

    hǒrst du beide Parteien an,kannst du dir Klarheit verschaffen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知识

解释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领导者。

例句

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毛泽东《矛盾论》)

历史故事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为了励精图治,富国强兵,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广开言路,虚心听取臣下对自己的意见。

当时,谏议大夫魏征是最敢直言犯谏的大臣,他一看到太宗有什么过失,总是毫不留情地指出,有时太宗发怒,他也能神色不变地把意见讲完。

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只打猎用的鹞子,正在玩赏,正巧魏征前来禀奏公事。太宗怕魏征又要对自己玩鹞子提意见,便把鹞子塞进怀里。谁知等魏征奏完公事,太宗取出那只鹞子,鹞子已经死了。

不久,太宗在朝廷中又为了一件事受到魏征的直言批评,心中十分愤怒。他回到后宫,气呼呼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在旁听了,问他究竟要杀谁,太宗说:“魏征总是在朝堂上给我难堪……”

长孙皇后听了,马上脱下便服,穿上皇后的服饰向太宗道贺。

太宗惊诧地问:“您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回答说:“‘俗语说,‘主明臣直’,魏征之所以直,不正可见陛下之明吗?我怎能不道贺呢?”

太宗这才转怒为喜,不再恼怒魏征,并且经常召魏征到自己的住处谈论政事。有一次,太宗问魏征:“当皇帝的怎样才能算是明君,怎样算是昏君?”

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古代的尧舜能兼听下情,所以能知道哪里有坏人作恶,被后世称为圣人;秦二世偏信宦官赵高,导致秦朝灭亡。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所以,当皇帝的要多听从各方面的意见,而不要偏信某个人,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太宗听了,连连说对,从此对魏征更加信任了。

后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能辨明是非,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分不清是非。

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暗→暗 人→人 向→向 叹→叹 矣→扣 钥→一 豆→秉 私→玄 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