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意思
shèngmíngzhīxià,qíshínán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最近更新:2025-11-08    关注度:
  • 拼音

    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

  • 注音

    ㄕㄥˋ ㄇ一ㄥˊ ㄓ ㄒ一ㄚˋ,ㄑ一ˊ ㄕˊ ㄋㄢˊ ㄈㄨˋ

  • 繁体字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感情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是中性词。

  • 近义词

    盛名难副

  • 反义词

    名副其实

  • 英语

    Fame is a magnifying glass.(The lion is not so fierce as he is painted.)

  • 俄语

    не заслуживать слáвы

  • 日语

    評判(ひょうばん)が盛んであるが,実際(じっさい)はそれほどでない

  • 德语

    Es ist schwer,einem groβen Namen gerecht zu werden.

成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知识

解释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出处

《后汉书 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用法

作宾语、分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例句

可是闯王知兄虚名,推诚相待,献策等又过为吹嘘。古人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历史故事

东汉顺帝永建年间,由于宦官、外戚专权,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汉顺帝深感政局不稳,急需人才辅助朝政,就下令鼓励官员们举荐贤士,再命公车特征,广罗人才,希望借此摆脱困境。

当时的知识分子,多数是通过举荐和征召进入仕途。有一些人往往以不理会朝廷的征召来提高自己的声望,其中固然有一些厌恶官场的清高之士,但也不乏故作清高、沽名钓誉之辈。而有些经反复征召才来上任的所谓“贤士”,实际上却没有显示出什么才能而毫无作为。因此,舆论的反应强烈,认为这种人纯粹是欺世盗名。

这时候,有一个杰出的人物名叫黄琼,他出身于官宦世家。由于众多公卿的推荐,黄琼不得已而应召入京,可是在将到洛阳附近的嵩阳县时,黄琼借口身体不适,托病不起。实际上,他是不愿意进京做官。

黄琼有个好友李固一向推崇他,听说了这些情况,就写了一封信给黄琼,劝他应聘做官,为国家出力。信中说:

“太精巧的东西容易被碰坏,太干净的东西容易被弄脏,高雅音乐《阳春白雪》也因为脱离实际而缺少听众。同样道理,一个人名声太响了,就会与实际不相符合。

“你如果一定要等尧舜那样的君主出现,才肯出来辅助,那也许是永远没有机会了。过于坚执不肯做官,人们会认为你们这些名士太矫情了。

“希望你能站出来,施展你的非凡才华,让那些怀有偏见的人哑口无言吧!”

李固的信打动了黄琼。信上所说的正是黄琼所顾虑的。黄琼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名副其实,终于进京去,先是担任议郎,后因才能出众,升迁为尚书仆射,太尉。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是说名气过大了,实际情况未必能相称。多用于告诫人们不要陶醉于名气。

成语出自:《后汉书·黄琼传》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副→异 辞→蛇 潜→因 大→摩 踵→反 正→无 处→经 划→走 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