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ū zhī ruò wù
ㄑㄨ ㄓ ㄖㄨㄛˋ ㄨˋ
趨之若騖
“之”,不能读作“zī”。
趋之若鹜是贬义词。
“鹜”,不能写作“物”。
趋之若鹜和“如蝇逐臭”有别:趋之若鹜所“趋”的不一定是不好的事物;而且总是多数人;“如蝇逐臭”所“逐”的全是不好的事物;可以是多数人;也可以是一个人。
如蝇逐臭、如蚁附膻
敬而远之、无人问津
go after in a swarm
лететь к кому,словно утки
趋:奔赴;旧附快走。鹜:鸭子。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急着赶去。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鹜呢!”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1)个体摊贩的收入较多,许多人趋之若鹜,弃工经商。
(2)上海龙华一带,旧有桃树极盛,每逢春光好时,游人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