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
chéngxiāohé,bàixiāo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最近更新:2025-11-04    关注度:
  • 拼音

    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 注音

    ㄔㄥˊ 一ㄝˇ ㄒ一ㄠ ㄏㄜˊ,ㄅㄞˋ 一ㄝˇ ㄒ一ㄠ ㄏㄜˊ

  • 繁体字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感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中性词。

  • 近义词

    成也萧何败萧何

  • 英语

    either success or failure boils down to the same person

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知识

解释

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出处

宋 洪迈《容斋续笔 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指成败都在于一个人。

例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某心上至今不平。(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三十一卷)

历史故事

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元勋。在刘邦建立汉王朝的过程中,他曾立下无数功劳。

韩信原先在项羽帐下当侍卫,他曾好几次向项羽献计,如何击败刘邦。但项羽根本不把韩信放在眼里,哪里会听从他的计策呢?

韩信郁郁不得志,便去投奔刘邦。刘邦起先也没有重用韩信,经夏侯婴推荐,让他做了个管粮仓的治粟都尉。

在刘邦军中,后勤给养都是由丞相萧何分管的,韩信因此有了和萧何接触的机会。萧何很有识人之能,他和韩信交谈了几次,发现韩信文武全才,是个难得的大将之才,便把韩信推荐给刘邦。

但刘邦对韩信的才能表示怀疑,所以萧何虽然推荐了几次,刘邦却仍不肯重用韩信。

韩信得知这一情况,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悄悄逃去。萧何得知韩信逃走,不顾月里风高,追了两天两夜,终于追上了韩信,并把韩信劝了回来。

萧何再次向刘邦说明韩信之才,刘邦这才筑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军,统率全军。

从此,韩信率军南征北战,为汉朝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但后来,韩信居功自傲,曾逼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刘邦为笼络其心,便封他为齐王。待打败项羽后,刘邦又没收了韩信的军权,改封他为楚王。

不久,刘邦发现韩信窝藏项羽手下的大将钟离昧,又把韩信降为淮阴侯。这时,刘邦已做了皇帝,他虽有杀韩信之心,但念及韩信的功劳,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皇后吕雉对刘邦的心思知道得很清楚。过了些日子,代相陈豨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前去征讨。吕后便乘机和萧何密商,以刘邦平定代地为名,召大臣进宫庆贺。韩信受萧何之骗,也进宫庆贺,结果被杀。

后来,人们在谈及韩信的一生时,认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意思是说,韩信功成名就,是由于萧何的引荐;韩信最后被杀,也是萧何所致。

后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的成败好坏都出于同一个人。

成语出自:宋·洪迈《容斋随笔》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何→何 齿→齿 慧→慧 具→具 微→微 过→过 神→神 奕→下 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