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思
shīzhīdōngyú,shōuzhīsāng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最近更新:2025-11-01    关注度:
  • 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 注音

    ㄕ ㄓ ㄉㄨㄥ ㄩˊ,ㄕㄡ ㄓ ㄙㄤ ㄩˊ

  • 繁体字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感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褒义词。

  • 近义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英语

    lose at sunrise and gain at sunset(lose in hake but gain in herring)

  • 日语

    ある時失敗したが,別の時その償(つぐな)いを得る

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知识

解释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出处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例句

谷城之变,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历史故事

东汉初期,汉光武帝刘秀派军队镇压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冯异是刘秀的一员将领,对刘秀很忠心,打了不少胜仗。

有一年春天,由于缺少军粮,赤眉军首领樊崇不得不带领几十万起义军官兵离开长安,向西挺进。但由于刘秀的军队在天水一带拼命阻击,起义军只得退回长安。到了冬天,为了筹措粮食,又引兵东进。

刘秀派冯异前往阻挡,在华阴一带与起义军相持了60多天。冯异要另外两个将领邓禹和邓弘与他配合,从东西两面夹击起义军。但两人却不听指挥,坚持要正面攻击,结果被起义军用诱兵之计打得大败。

冯异只好率主力去营救,但由于士兵来回奔跑,精疲力尽,加上又饥又饿,还未布置好阵容,就遭到起义军的迎头痛击,被打得落花流水,四处溃逃。死伤3000多人,冯异自己连战马也丢弃了,只身逃回营寨。

冯异恨极了,发誓要报此仇。退到回溪(今河南洛宁),收集残部共几万人,派人与赤眉军约定时间,决一死战。

冯异先把一支部队伪装成赤眉军埋伏起来。决战这天,当两军对垒相持不下时,伏军趁机出击。起义军分不清敌我,自相残杀,结果遭到重大损失。

剩余的十几万人马,逃往宜阳,又被刘秀重兵包围,眼看粮尽力竭,为寻生路,只得投降了刘秀。

战斗结束,刘秀下了一道诏书给冯异,说:

“你打败了赤眉军,立了大功。开始虽在回溪遭到挫折,但最后却在渑池大获全胜,可以说是在东面失去的东西,在西面却得到了,我向你表示祝贺。”

后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在这里失败了,在那里却得到了胜利。

成语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榆→榆 壳→敛 足→欲 填→才 全→牛 女→徒 名→赫 扬→夫 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