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
bǎiwénjiàn

百闻不如一见

最近更新:2025-11-04    关注度:
  • 拼音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 注音

    ㄅㄞˇ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一 ㄐ一ㄢˋ

  • 繁体字

    百聞不如一見

  • 正音

    “见”,不能读作“xiàn”。

  • 感情

    百闻不如一见是中性词。

  • 辨形

    “百”,不能写作“白”。

  • 谜语

    最佳的调查方式

  • 近义词

    耳闻不如目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 反义词

    道听途说

  • 英语

    Seeing is believing.

  • 俄语

    лучше один раз увидеть,чем сто раз услышать(глаз уха вернéе)

  • 日语

    百聞はー見に如かず

  • 德语

    einmal sehen ist besser als hundertmal hǒren

  • 法语

    il vaut mieux voir une seule fois que d'entendre parler cent fois

成语百闻不如一见的知识

解释

闻:听。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指多听不如亲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了解事物不如亲自观察为确实。

例句

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六回)

历史故事

西汉宣帝时,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羌逐渐强大起来。一次,羌人向西汉的边境发动侵袭,占领了不少土地。

汉宣帝接到边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说道:

“羌人入侵,你们谁愿领兵前去御敌?”

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上前说:“陛下,老臣愿领兵前去。”

汉宣帝知道,赵充国曾御边数十年,对付敌人很有经验,便很高兴地问:“有爱卿领兵,朕很放心。不知爱卿要率领多少军马,才足以打败羌人?”

赵充国回答说:“百闻不如一见。用兵是不能在遥远的地方就算计好的。我先带少量兵马到边境去察看一下,根据敌人兵力的多寡,再定下用兵的计划,派人向陛下禀报。需要多少兵力,再调多少兵力。”

“好!就这样办。”汉宣帝同意了。

于是,赵充国只带领了一支几千人的军队出发。他们刚渡过汹涌澎湃的黄河,就和小股的羌人军队遭遇。赵充国见了,立即下令上前厮杀,并很快把敌人击溃,抓到了不少俘虏。他的部下正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

“我军长途跋涉,虽然打了一个小胜仗,但不可轻敌。这只是敌人的小股部队,如果远途追击,万一遇上伏兵,而且兵力强过我们,我们就要吃大亏了,整个的歼敌任务也难以完成了。我们不能因小失大。”

他的部下听了,都很佩服老将军的见识。

赵充国率部就地驻扎下来,又审讯了俘虏,得知了敌人的内部情况,知道羌人各部族首领之间的不团结情况,便制定了勒兵把守,对羌人各部族进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

赵充国把自己的策略派人奏知汉宣帝。宣帝很高兴,便让赵充国全权处理西北边境的事务。

就这样,赵充国用很少的兵力,平定了西北的边陲之地,受到了世人的赞扬。

后来,“百闻不如一见”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听闻再多也不如亲眼所见可靠。

成语出自:《汉书·赵充国传》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百闻不如一见 → 见→见 为→为 乐→乐 忧→忧 忡→高 士→鞭 里→目 挢→鹬 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