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拔帜易帜的意思
zhìzhì

拔帜易帜

最近更新:2025-11-07    关注度:
  • 拼音

    bá zhì yì zhì

  • 注音

    ㄅㄚˊ ㄓˋ 一ˋ ㄓˋ

  • 繁体字

    拔幟易幟

  • 感情

    拔帜易帜是中性词。

  • 近义词

    取而代之、拔赵帜立汉帜

  • 英语

    to supersede somebody

成语拔帜易帜的知识

解释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用法

作谓语;指取代。

例句

如今这里已拔帜易帜,另换新主了。

历史故事

韩信归附刘邦,被刘邦拜为大将,并表现出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挥师东进,很快占领了魏国和代国,又东下井陉,攻打赵国。

赵王闻讯,亲自和主将陈余一起率军二十万在井陉口御敌。赵国的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要求给他一支三万人的军队,利用险要的地势,去出其不意地截取汉军的粮草,截断汉军的归路,但陈余十分轻敌,不肯采用李左车的计策。

韩信得知这一情况,十分高兴,带领军队一直到离井陉口三十里处驻扎。半夜时,韩信选择两千精兵,让他们每人拿一面汉军的红旗,埋伏在赵军营垒附近的山林里,等天亮两军交战时,便乘虚突入赵营,拔掉赵军的旗帜,在赵营中插上汉军的红旗。

第二天天亮,韩信又故意背水列阵,引诱赵军向自己发动攻击。两军交战时,韩信命令部下丢下仪仗旗鼓,向水边撤退。赵军不知韩信诈败,立即出动全部人马追击,并争抢汉军丢弃的旗鼓。

埋伏在赵军营垒附近的两千军士,看到赵军倾巢而出,立即冲入赵营,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换上了汉军的红旗。赵军见了,以为赵王已被汉军抓住,惊慌失措,军无斗志。

韩信立即率军反击,结果把赵军打得大败。

后来,“拔帜易帜”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使用计谋,取而代之。

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拔帜易帜 → 帜→格 知→不 翁→语 详→黜 正→心 鹿→舍 财→鼓 壤→挟 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