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 jiān jì zhǒng
ㄅ一ˇ ㄐ一ㄢ ㄐ一ˋ ㄓㄨㄥˇ
比肩繼踵
“踵”,不能读作“zhòng”。
比肩继踵是中性词。
“踵”,不能写作“种”。
这里的“比”不是“相比”的意思。
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摩肩接踵
荒无人烟、门可罗雀、人迹罕至
cheek-to-jaw(be crowded closely together; crowd against one another)
стрáшная дáвка
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多很拥挤。
大街上,行人比肩继踵,十分热闹。
春秋的时候,齐国有个名叫晏婴的大夫。虽然他个子矮小,貌不惊人,但却节俭力行,对国家更是忠心耿耿。
一次,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国的国君灵王自以为国力强盛,不把齐国放在眼里。他和大臣们设计了一个侮辱晏婴的圈套。
晏婴的车马来到楚国郢都东门,不料城门紧闭不开,却来了个楚国卫士,把晏婴带到城门旁一扇新开的小门,要他从这里进城。晏婴看出了他们存心想侮辱自己,就冷笑着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这狗门出入;我现在出使的是楚国,不该从这里进去!”
那卫士无言以对,只得回报楚王,楚王见戏弄晏婴不成,反被他戏弄,只好下令大开东门,迎接晏子进城。
第二天,晏婴朝见楚王。楚国的文武官员早已等候在宫殿两旁,其中有些大臣蔑视晏子,提出一些挑衅性的问题来刁难他,但晏子才思敏捷,一一将他们驳倒。
不一会,楚灵王大摇大摆地上了殿。晏子上前晋见,楚王故意耸了耸肩,装作茫然的样子,问晏子说:“你们齐国难道已经没有人了吗?”
晏子答道:“我们齐国,单京城临淄就有三万户人家,如果大家都张开袖子,可以连成一片阴影;如果大家一起挥汗,可成阵雨。大路上行人比肩继踵(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热闹非凡,怎么能说没人呢?”
“既然这样,齐国国君怎么会叫你这样的人出使到我们楚国来呢?”楚王不屑一顾地说。
晏子从从容容地回答说:“在我们齐国,任命使臣有个规矩:有德有才的人出使到有贤君的国家去,不中用的人出使到君主昏庸的国家去。在我们朝中,我晏婴最没有用,所以只好派我到贵国来。”
楚王原想羞辱晏子一番,没想到反而被晏子奚落了一顿。他觉得晏子是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就用隆重的礼节来接待他。
后来,人们就用“比肩继踵”这个成语,来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出自:《晏子春秋·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