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不可多得的意思
duō

不可多得

最近更新:2023-11-09    关注度:
  • 拼音

    bù kě duō dé

  • 注音

    ㄅㄨˋ ㄎㄜˇ ㄉㄨㄛ ㄉㄜˊ

  • 正音

    “得”,不能读作“dè”。

  • 感情

    不可多得是中性词。

  • 辨形

    “得”,不能写作“的”。

  • 谜语

    勿贪

  • 近义词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 反义词

    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车载斗量

  • 英语

    be difficult to get one like this(be hard to come by)

  • 德语

    nur selten(kostbar)

  • 法语

    rare(difficile à obtenir,dénicher,se procurer de plus)

成语不可多得的知识

解释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出处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才或稀有物品。

例句

这颗钻石真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

历史故事

祢衡是东汉末年时期平原郡般县(今山东临邑东北)人。他才华横溢,能言善辩。当时的太中大夫孔融对他十分欣赏,认为他是个杰出的人才,就把他推荐给汉献帝。荐表中称祢衡是“不可多得”。

但汉献帝名为天子,却要看曹操的眼色行事,就把荐表交给曹操。曹操召见祢衡,祢衡却很看不起他,起先不肯去;后来去了,说话也是咄咄逼人。曹操很不满,就让他当鼓吏,大宴宾客时命祢衡击鼓。祢衡见自己满腹才学竟然沦为一个打鼓的,气得大骂曹操。

曹操被当众辱骂,恨不得杀了祢衡,但又怕落个杀害贤才之名,就派祢衡到荆州去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

刘表久慕祢衡的才名,待他如上宾。从此,刘表每次要决定事情时,都要先征得祢衡同意。有一次,祢衡不在,刘表与手下文人费尽思量,才草拟了一篇奏章。没想到祢衡回来后没把奏章看完就丢在地上,自己立刻重写一篇,片刻即成,文采出众,左右文人赞不绝口,刘表更是满心欢喜,更加器重祢衡。

但祢衡自恃才高,对刘表也很小看,刘表便把他派到脾气暴躁的部将黄祖那儿去当书记,想借刀杀人。

黄祖和他的儿子黄射都很钦佩祢衡的才华,祢衡为黄祖起草的文稿都写得十分得体,黄祖十分满意。

黄射和祢衡十分要好,一天,两人外出游览,看到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写的碑,十分赞赏。回去后,黄射很后悔没有把碑文记录下来。祢衡说:“我虽然只看了一遍,但还能记住。”

说完,就当场把碑文默写出来。极爱好蔡邕文辞的黄射为准确起见,派人去把碑文抄回来,竟然和祢衡写的一字不差。黄射不由对祢衡过目不忘的出众记忆力佩服得五体投地,说他是天生奇才,不可多得。

此后不久,黄祖设宴招待宾客,有人送他一只美丽异常、能说会道的鹦鹉,十分讨人喜欢。黄射请祢衡作一篇文章,以助酒兴。

祢衡才思敏捷,拿起纸笔一挥而就,写成一篇文学史上有名的《鹦鹉赋》,词藻华美,文采出众,在场众人纷纷拍手称绝。

祢衡虽然才华横溢,但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有一次甚至当着许多宾客的面大骂黄祖,当场被黄祖处死,年仅26岁。

后来,人们就用“不可多得”这个成语,来形容稀少、难得。多用于赞扬。

成语出自:汉·孔融《荐祢衡表》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不可多得 → 得→得 过→过 将→将 与→与 争→争 醋→醋 子→子 有→有 睹→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