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不求闻达的意思
qiúwén

不求闻达

最近更新:2023-11-09    关注度:
  • 拼音

    bù qiú wén dá

  • 注音

    ㄅㄨˋ ㄑ一ㄡˊ ㄨㄣˊ ㄉㄚˊ

  • 繁体字

    不裘聞達

  • 感情

    不求闻达是中性词。

  • 近义词

    沽名钓誉、追名逐利

  • 英语

    have no intention of distinguishing oneself

成语不求闻达的知识

解释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主语;形容人不想出名。

例句

因此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做庄家,学耕稼。(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

历史故事

诸葛亮,字孔明,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父亲早逝,随曾经代理豫章太守的叔父生活。叔父死后,他就在离襄阳城二十里一个叫隆中的地方,筑了几间草屋,住了下来。

诸葛亮在隆中时,常亲自下地耕种,以养活自己和家人。除耕作外,诸葛亮非常喜欢读书,和游学到南阳的徐元直、崔州平等谈论学问,及古今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闲暇时,便大声吟诵《梁父吟》(古代歌谣)。这段日子,诸葛亮耕读自娱,过的是平民百姓的日子。所以,在他当蜀汉丞相辅助后主刘禅时,在呈给后主刘禅的《出师表》中,谈到这阶段的生活时,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后来,成语“不求闻达”,用来形容不想做官或出名。

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不求闻达 → 达→达 命→命 才→才 浅→浅 止→止 武→武 修→修 补→补 坤→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