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shí zhī cí
ㄅㄨˋ ㄕˊ ㄓ ㄘˊ
不實之詞
之,读作 zhī,不能读作 zī。
不实之词是中性词。
词,不能写作“辞”。
和“无稽之谈”都指没有根据的话,但“不实之词”更常指向带有恶意或指控性质的虚假言论。
空口说白话——不实之词
最站不住脚的指控(打一成语)
指没有事实根据的话。虚假的言论或指控。
他对我的指责纯属不实之词,我要求他拿出证据来。
在中国历史上,因“不实之词”而蒙受冤屈的故事不胜枚举,其中南宋名将岳飞的遭遇最为悲壮,堪称“不实之词”害死忠良的典型。
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他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无不胜,金兵闻风丧胆,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岳飞一心想要收复中原失地,直捣金国都城黄龙府。
然而,就在岳飞在朱仙镇大败金军,抗金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朝中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却视岳飞为眼中钉。他们为了与金国议和,开始罗织罪名陷害岳飞。
秦桧及其党羽搜集、编造了大量不实之词来诬陷岳飞:
有人说岳飞手握重兵,意图不轨
有人说岳飞阻挠和议,别有用心
还有人捕风捉影,诬陷岳飞有“不臣之心”
最可笑的是,当大将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岳飞到底有什么罪证时,秦桧竟含糊其词地回答:“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或“难道没有吗”)
就这样,凭借这些毫无真凭实据的不实之词,岳飞被投入大牢。在狱中,他受尽酷刑,但始终不屈,只在供状上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最终,39岁的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风波亭。他的死,不是因为在战场上被敌人打败,而是败在了朝中小人编造的“不实之词”之下。
二十年后,宋孝宗即位,才为岳飞平反昭雪,那些强加在他头上的“不实之词”终于被彻底推翻。岳飞的故事警示我们:不实之词虽然虚假,却能杀人。对待言论必须谨慎,绝不能以谣传谣,更不能用虚假的指控来达到个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