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不遗余力的意思

不遗余力

最近更新:2023-11-09    关注度:
  • 拼音

    bù yí yú lì

  • 注音

    ㄅㄨˋ 一ˊ ㄩˊ ㄌ一ˋ

  • 繁体字

    不遺余力

  •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 感情

    不遗余力是中性词。

  • 辨形

    “余”,不能写作“佘”。

  • 辨析

    见“尽心竭力”。

  • 谜语

    拔河比赛;全部就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 近义词

    全力以赴、倾巢而出

  • 反义词

    三心二意、留有余地

  • 英语

    do one's level best

  • 俄语

    не щадить сил

  • 日语

    余力(よりょく)を残(のこ)さない

  • 德语

    alles tun,was in seiner Kraft steht(alle Krǎfte einsetzen)

  • 法语

    ne pas ménager ses forces(n'épargner aucun effort)

成语不遗余力的知识

解释

遗: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全力以赴。

例句

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回)

历史故事

战国的时候,诸侯各国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经常打来打去。其中,以秦国实力最强。

公元前260年,秦国大举进攻赵国。赵王拜廉颇为将,与秦军作战。不料,赵军连战连败,还损失了一名都尉。赵王见秦军势强,不由十分恐慌,连忙召来虞卿和楼昌商量,对他们说:“寡人决定与秦兵决一死战,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没有用啦。我看还是派使者去向秦国求和吧!”楼昌无可奈何地摇头说。

虞卿却说:“我主张停战,但不主张求和。秦国这次攻打赵国动用了几十万兵力,可谓是不遗余力。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打败赵国,不会接受讲和的。依臣之见,我们应该派使者带贵重的礼物去向楚、魏求援;秦国以为楚、魏和我们赵国联手对付他们,肯定会害怕。到时候我们再去议和,才会成功。”

赵王没有采纳虞卿的建议,仍然派使者去向秦军议和。秦王接待了使者。消息传来,赵王很高兴。但虞卿却认为秦国见楚、魏、赵三国没有联合,必定会继续进攻。

果然不出虞卿所料,秦军一路势如破竹,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

后来,秦国因力量不济,暂时从邯郸撤退,但是提出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作为议和的条件。赵王知道后,召集群臣商议,有些大臣主张接受秦国的条件。而虞卿却说:“大王您看秦军现在退兵,是因为久攻不下,士兵劳累呢?还是出于爱护赵国之心呢?”

“秦国攻赵不遗余力,怎么会爱护呢?”赵王说。

“对!”虞卿说:“既然秦国已经无力再战,而您却白白送给他们六座城池。那样的话,秦国增强了实力,还是会进攻赵国的。”

赵王认为虞卿讲得很有道理,就派他去和齐、韩、魏三国联盟,共同抵抗秦兵。这样一来,秦国果然主动派使者来与赵国议和了。

后来,人们就用“不遗余力”这个成语,指把全部力量都使了出来。

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不遗余力 → 力→力 澜→澜 随→随 影→影 离→离 志→志 远→远 身→身 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