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 yī bù bài
ㄔㄤˊ 一 ㄅㄨˋ ㄅㄞˋ
長揖不拜
长揖不拜是中性词。
不卑不亢
make a deep bow but refuse to kneel down
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
《汉书·高帝记》:“……沛公方踞床,使二女子洗足,生长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倔于长者。’沛公辍足挥洗,起谢之。”
作谓语、宾语;用于相见时。
现在人们相见不再是长揖不拜,而是握手
秦朝末年,项羽、刘邦等起兵反抗暴虐的秦王朝,拥立当年楚怀王的孙子心为王,还是称作楚怀王。当时秦朝军队还很强大,楚王就派遣刘邦,向西夺取秦王朝的土地。
刘邦率领军队西进,和其他将领会合攻打昌邑,没有攻克,于是再绕道向西,经过陈留郡的高阳。有一个叫郦食其的儒生正担任高阳“监门”的职务,看见沛公经过城门,非常惊奇地说:“经过这儿的将领很多,据我看,今后只有沛公才是显贵的人。”于是求见沛公。
郦食其走进沛公住所,沛公正在洗脚,不站起来接待客人,态度非常傲慢。郦食其也不跪拜,只是拱手过头,作了一个揖,说:“您决心诛灭无道的秦王朝,就不应用这种态度见长者。”沛公听了,马上站起身来,整理好衣冠,慎重地向郦食其道了歉,请他坐上座,然后请教灭秦的计策。郦食其建议沛公,先计取陈留郡,夺得秦王朝囤积的粮食。沛公依计而行,果然拿下陈留,获得大批粮食。
事后,刘邦封郦食其为广野君。
长揖,是古时候的一种礼节,相见时双手高举,自上而下作揖。后来,成语“长揖不拜”,用来形容态度不卑不亢。
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