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ì bó shàng zhèn
ㄔˋ ㄅㄛˊ ㄕㄤˋ ㄓㄣˋ
赤膊上陣
“膊”,不能读作“fù”。
赤膊上阵是贬义词。
“膊”,不能写作“博”。
三国演义的许褚
三国演义的许褚
轻装上阵、赤手上阵
披坚执锐、披挂上阵
come out without any disguise
дéйствовать открыто
もろ肌脱(はだぬ)ぎで出陣(しゅっじん)する
rücksichtslos auf den Plan treten
赤膊:光着上身;指不穿盔甲;阵:泛指战场。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阵作战。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后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的从事。也作“赤体上阵”。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比喻公然跳出来干坏事。
他终于赤膊上阵,亲自出马了。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互相攻战。西凉太守马腾被曹操所杀。马腾的儿子马超为报父仇,率数十万西凉兵马杀入中原,连破潼关、长安等要隘,与曹操大军在渭口对阵。
曹操手下有一员猛将名叫许褚,人称虎侯,马超也久闻其名。两军对阵,马超问道:“所说你军中有一虎侯,此人可在?”
曹操身后的许褚大叫一声,说:“我就是虎侯,你可敢和我战一百合?”
马超也是西凉的一员勇将,两人便纵马而出,大战起来。两人战了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但双方的战马都已疲劳不堪,便又换马再战,两人又打了一百多回合,仍然不分胜负。
许褚杀得性起,拍马回阵,卸了盔甲,露出一身强壮的筋肉,赤膊提刀,翻身上马,再来与马超决战。双方的将士从未见过如此恶战,都大为震惊。
两人又大战了几十回合,许褚奋起神威,举刀朝马超砍去。马超侧身避过,挺枪刺向许褚。许褚扔掉大刀,用刀夹住马超的枪,两人夺了起来。
许褚力气很大,只听咔嚓一声,枪杆断了。两人便各持半截枪,在马上乱打。
接着两军混战,双方互有伤亡,各自收兵。马超回到营中,跟同来的韩遂说:
“许褚之勇,天下少有,他真是个虎痴!”
后来,“赤膊上阵”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不讲谋略、鲁莽地进行战斗;也比喻不顾一切、猛冲猛打的作风。
成语出自:《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