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ú è wù jìn
ㄔㄨˊ ㄜˋ ㄨˋ ㄐ一ㄣˋ
除惡務儘
“恶”,不能读作“ě”;“尽”,不能读作“jǐn”。
除恶务尽是中性词。
“务”,不能写作“勿”。
除恶务尽和“斩草除根”。都有“清除干净;不留后患”的意思。但除恶务尽是直陈性的;强调“务”;即必须性;“斩草除根”是比喻性的;强调“除根”;即不留后患。
得阑尾炎动手术
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养虎遗患、养痈贻患
Evil must be completed eradicated.
除:去除;恶:邪恶;指坏人坏事;务:必须;一定。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尚书 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消除坏人与坏事。
消息何殊马牛风,除恶务尽不相容。(李木庵《一九四九年元旦献词》诗)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经常发生战争。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大败越王勾践的军队,并乘胜追击,攻破了越国的首都。
越王勾践带着残部逃到会稽山,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的太宰伯嚭向吴国求和,吴王很相信伯嚭,准备答应。
吴国大夫伍子胥劝谏说:“臣听说建树德行最好是不断地培植,除去恶害务必彻底干净。越国世世代代和我们同处一块土地,又历来是仇敌。如果同意越国投降,而不把它灭掉,将来有朝一日它一定会复仇的,那时,我们后悔也来不及了。”
但是,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谏,接受了勾践的投降。伍子胥感叹地说:“唉!将来吴国一定会害在越国的手里!”
吴王夫差将越王勾践等俘到吴都,先让他在吴国看坟牧马,后来又将他释放回国。
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任用范蠡、文种等贤臣,经过二十年的奋斗,终于转弱为强,出兵灭掉了吴国,报了仇。
吴王夫差“除恶未尽”,结果兵败自杀,自食恶果。
后来,“除恶务尽”这一成语,用来形容指消除恶势力必须干净、彻底。
成语出自:《左传·哀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