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shān zài qǐ
ㄉㄨㄥ ㄕㄢ ㄗㄞˋ ㄑ一ˇ
東山再起
东山再起是中性词。
“再”,不能写作“在”。
东山再起和“卷土重来”、“死灰复燃”;都有“失败后重新出来活动”的意思。不同在于:①东山再起和“卷土重来”偏重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死灰复燃”偏重指恶势力、坏现象。②东山再起多用于人;而且大多是本来有势力、有地位的人;“卷土重来”不限于此;它的适用对象宽得多;“死灰复燃”应用范围更广;既可指人;也可指事与物。
谢安复职;夕阳西下几时回
卷土重来、死灰复燃、重整旗鼓
一去不返、风流云散、过眼烟云
return to power
вновь появляться на арéне
再起(さいき)する,もとの勢力(せいりょく)をもり返す
wieder ans Ruder (od. an die Macht) kommen(ein Comeback feiern)
retour au pouvoir(quitter sa retraite et rentrer dans la vie publique)
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唐 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重新得势。
要警惕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东晋时,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有位名叫谢安的名士。他家世代为官,本人从小聪颖好学,年轻时就很有名气,曾在司徒(掌管国家土地和百姓的高级官员)府担任著作郎,掌编国史。
谢安爱好文学,不愿当官受到束缚。后来他借口身体不好,辞去官职,到会稽的东山(今浙江省上虞县西南)隐居。东山风景优美,当时人们都爱到那里去。谢安在当地住下后,经常与王羲之、许珣、支遁等人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不再过问政事。
扬州刺史(掌握一州军政大权的官员)庾冰听说谢安很有才学,几次派人请他出来做官,谢安都婉言拒绝了。庾冰硬逼,他才不得已应召,但一个多月后就告退,庾冰对他也无可奈何。后来,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员的任免、升降等事务的长官)范汪等慕他的名,向朝廷推荐。朝廷几次要他出山当官,他又一次次地借口加以拒绝。
谢安四十多岁时,家族人员接连发生重大变化:当大官的哥哥谢奕和堂兄谢尚等先后死去,弟弟谢万因征伐失败,被朝廷废为庶人。谢安毕竟是士族出身,不希望自己士族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不再坚持保持清高而拒绝当官了。
就在这时候,大司马(掌管全国政务及军务的高级官员)桓温请谢安去当自己幕府的司马(综理一府事务,参预军事计划的官职),谢安接受了。当时,有个名叫高崧的官员对他说:
“先生几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东山。许多人劝您再次出来当官,您也拒绝。今天,您到底还是出山了!”
谢安很有政治和军事才能,出山后不断升迁。到晋孝武帝时,被任命为宰相。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在谢安的领导下,由他的弟弟谢石、侄子谢玄指挥取胜的。
后来,人们把谢安隐居东山后又出山做官的事称为“东山再起”,比喻再度任职或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失势后重新得势。
成语出自:《晋书·谢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