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刚愎自用的意思
gāngyòng

刚愎自用

最近更新:2023-11-09    关注度:
  • 拼音

    gāng bì zì yòng

  • 注音

    ㄍㄤ ㄅ一ˋ ㄗˋ ㄩㄥˋ

  • 繁体字

    剛愎自用

  • 正音

    “愎”,不能读作“fù”。

  • 感情

    刚愎自用是贬义词。

  • 辨形

    “愎”,不能写作“复”。

  • 辨析

    刚愎自用和“我行我素”;都有“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己做自己的”意思。但刚愎自用含贬义;偏重在“顽固任性;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偏重在“照平常的一套去做。”

  • 谜语

    最自以为是的人

  • 近义词

    我行我素

  • 反义词

    虚怀若谷、从善如流

  • 英语

    obstinate and self…willed

  • 俄语

    самодурство

  • 日语

    強情でてんで人の意見(いけん)を聞かない

  • 德语

    eigensinnig und herrisch(selbstherrlich und starrsinnig)

  • 法语

    n'en faire qu'à sa tête(entêté)

成语刚愎自用的知识

解释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十分固执自信。

例句

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茅盾《子夜》十)

历史故事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讨伐郑国。郑襄公一面坚守都城,一面派人向晋国求救。

三个月后,楚军攻破了郑国的都城。郑襄公纳降归顺,希望楚庄王让郑国做楚国的属国,而不要把郑国灭掉。

楚庄王接受了郑国的纳降,和郑襄公缔结了盟约,然后开始退兵。

这时,晋国的救兵已经赶来。大军由荀林父担任中军统帅,先縠担任中军副帅;士会、郤克率领上军,栾书、韩厥率领下军。三军到达黄河边,荀林父得悉郑国已与楚国讲和,对将领们说:“我们先回师,待楚兵退走后,再向郑国问罪!”

中军副帅先縠坚决反对,说:“不行!郑国叛晋归楚,我们岂能坐视。只要我们打败了楚军,郑国自会回到我晋国的怀抱!”

当天,先縠便不顾荀林父反对,率领本部人马渡过了黄河。荀林父见了,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征询士会和栾书的意见。两人说:“你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军队不听从命令你应该负责。再加上失去了郑国,回师很难交代。不如进军和楚军决一雌雄,即使兵败,罪名也可小些。”

荀林父听了,便下令全军渡过黄河。这时,楚庄王正准备班师回国。听说晋军到来,召集部下商议对策。大臣伍参说:“晋军以荀林父为帅,在军中没有权威。尤其是他的副手先縠,一向刚愎自用,不把荀林父放在眼里,这次又不顾荀林父反对,率先渡过黄河,这样的军队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望大王率军迎击晋军,必能战而胜之!”

楚庄王听了,便率军向北移动。不久,两军相遇。晋军指挥失灵,被楚军打得大败。

后来,“刚愎自用”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

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刚愎自用 → 用→用 机→机 踵→踵 接→接 来→来 明→明 斗→斗 舌→舌 焦→焦

"愎"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