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怙恶不悛的意思
èquān

怙恶不悛

最近更新:2025-11-07    关注度:
  • 拼音

    hù è bù quān

  • 注音

    ㄏㄨˋ ㄜˋ ㄅㄨˋ ㄑㄨㄢ

  • 繁体字

    怙惡不悛

  • 正音

    “怙”,不能读作“gū”、“gǔ”;“恶”,不能读作“ě”、“wù”;“悛”,不能读作“jùn”。

  • 感情

    怙恶不悛是贬义词。

  • 辨形

    “怙”,不能写作“枯”、“估”;“悛”,不能写作“俊”。

  • 近义词

    罪大恶极、死不改悔

  • 反义词

    痛改前非、翻然悔悟

  • 英语

    stick to one's wickedness and refuse to reform

  • 德语

    ohne Reue und unverbesserlich

成语怙恶不悛的知识

解释

一贯作恶;屡教不改。怙:坚持;悛:悔改。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例句

对这个怙恶不悛的惯犯,必须严加惩处。

历史故事

春秋初期,郑国在郑庄公的治理下,国家逐渐强盛起来。

于是,郑庄公雄心勃勃,一心想对外扩张。郑国的邻国卫国为遏制郑庄公的野心,公元前725年,联合宋、陈等国准备进攻郑国。

郑庄公得悉后,为了离间陈国和卫国的关系,派使者到陈国去要求和好,并希望和陈国结成盟国。

不料,陈国的国君陈桓公根本不把郑国放在眼里,不愿与郑国结盟。

陈桓公的弟弟、执政大臣五父劝谏陈桓公说:“亲近仁爱,友善邻邦,这是立国的根本。郑国和陈国是近邻,大王应该郑重考虑这件事。”

但是,陈桓公听不进五父的意见,不屑地说:“宋国和卫国都很强大,我们已和宋、卫结盟,怕他们郑国干什么?我们决不和郑国结盟!”

郑庄公听了使者的回报,勃然大怒,立即出兵攻打陈国。陈桓公慌乱整军迎战,结果遭到惨败。

后来,撰写《左传》的史学家对这件事评论说:“有了办好事的机会不可让它失去,出现坏事的苗子不可让它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就要自尝恶果。”

后来,“怙恶不悛”这一成语,用来表示坚持作恶,不思悔改。

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六年》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怙恶不悛 → 悛→杯 弓→觅 踪→行 成→怒 烧→贵 目→昼 诵→毫 意→止 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