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鸡虫得失的意思
chóngshī

鸡虫得失

最近更新:2025-11-05    关注度:
  • 拼音

    jī chóng dé shī

  • 注音

    ㄐ一 ㄔㄨㄥˊ ㄉㄜˊ ㄕ

  • 繁体字

    鶏蟲得失

  • 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i”。

  • 感情

    鸡虫得失是中性词。

  • 辨形

    “失”,不能写作“矢”。

  • 近义词

    鸡虫得丧

  • 反义词

    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 英语

    inconsequential matters

成语鸡虫得失的知识

解释

像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问题。比喻细微的事情;无关紧要的得失。

出处

唐 杜甫《缚鸡行》诗:“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例句

鸡虫得失,蜗角争持,闹得天翻地覆,日月无光。(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五回)

历史故事

公元766年,原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府中担任参谋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因严武死后失去了依靠,便离开了成都草堂,东移来到了夔州。

他在夔州的两年多时间里,写下了不少借物抒情的诗,其中《缚鸡行》就是其中之一。

杜甫家里养了几只鸡,鸡经常啄食虫蚁。他的妻子十分怜惜虫蚁的生命,所以对那些鸡十分厌恶。一天,他妻子见鸡又在啄食虫蚁,就吩咐僮仆把鸡缚起来,到市场上去卖掉。

僮仆把鸡关进笼子,一只只抓起来缚住。那些鸡拼命地挣扎,啼叫,叫声十分凄惨,样子也十分可怜。杜甫见了,不由心中十分不忍,吩咐僮仆解开绳索,把鸡放了。

杜甫心中想:妻子因为怜惜虫蚁,不惜把鸡卖掉,这固然保护了虫蚁;但鸡被卖掉后,不是也要被人宰杀烧了吃吗?对虫蚁和鸡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呢?

可他继而又想,鸡虫不能两全,不是虫死,便是鸡烹,你救了它这一次,并不能救它下一次。因为鸡最后终是要被人杀了吃的。其实,鸡和虫都是很小的东西,实在犯不上为它们的生死操心。

想到这里,杜甫对这事有了新的认识,于是挥笔写了《缚鸡行》这首诗,诗中有两句是:“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像鸡啄虫蚁,人又缚鸡这种是非得失问题是经常发生的,没有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的问题;我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不要纠缠在鸡虫得失这样的小事上。后来,“鸡虫得失”这一成语,用来比喻无关紧要的细小得失。

成语出自:唐·杜甫《缚鸡行》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鸡虫得失 → 失→失 里→里 外→外 应→应 生→生 法→法 情→情 屈→屈 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