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hé fén zhōu
ㄐ一ˋ ㄏㄜˊ ㄈㄣˊ ㄓㄡ
濟河焚舟
“济”,不能读作“jǐ”。
济河焚舟是中性词。
“济”,不能写作“挤”。
过河拆桥、有进无退
burn one's boats(draw the sword and throw away the scabbard)
济:渡过;焚:烧。渡过河就把渡船烧了。形容断绝退路;准备决一死战。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表示决心死战。
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河焚舟。(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新死,尚未发丧,秦国趁这个机会攻打晋国,灭了边境城市滑。晋的太子听到这个消息,大怒说:“秦竟趁我国新丧,攻破我城市!”于是发兵在殽这个地方阻击秦军。秦军大败,没有一个人逃脱,连孟明视等三位主将也被俘获,靠了晋文公夫人即秦穆公女儿的帮助,才能逃回秦国。
三年后,秦穆公又派孟明视等率军攻打晋国。孟明视等乘船渡过茅津渡口后,把船全部烧掉,决心与晋国决一死战,以报三年前全军覆没之仇。由于秦军同仇敌忾,把晋国人杀得大败,一举夺取了王官和鄗两个地方,吓得晋人再不敢出城交战。
秦军大获全胜,仍从茅津口渡河。到了殽,掩埋了三年前战死的秦军将士尸骨,并为死亡军士发丧。秦穆公亲自祭奠,哭了三天三夜。
济河,是渡河的意思。成语“济河焚舟”的意思是:渡过河就烧掉船,断掉退路,拚死一战。形容士气高昂,勇敢作战。
成语出自:《史记·秦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