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huáng shī cuò
ㄐ一ㄥ ㄏㄨㄤˊ ㄕ ㄘㄨㄛˋ
驚惶失措
“惶”,不能读作“huāng”。
惊惶失措是贬义词。
“惶”,不能写作“煌”。
(一)惊惶失措和“惊慌失措”、“张皇失措”;都包含“慌张、举止失常”的意思。不同在于:“惊惶”、“惊慌”和“张皇”的意思不同。惊惶失措含有“恐惧”的内容;多用作书面语。“惊慌失措”和“张皇失措”都可与“从容镇静”相对;“惊慌失措”强调又惊又慌;常用于口语。“张皇失措”仅仅强调“慌”。
吓得没办法
手足无措、惊慌失措、心慌意乱
不动声色、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lose one's head
растеряться от стрáха
être affolé de terreur(perdre la tête de frayeur)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惶失措。
南北朝时,北魏景穆皇帝有个玄孙,叫元晖业。年轻时,行为不检点,常和强盗、盗贼来往。年纪渐大后,一改过去的作风,广泛涉猎经史,常常提笔写文章。对元晖业以后的行为,史书评论他“为人慷慨有志节”。
魏宗室还有一人叫元韶,是魏孝庄帝的侄子,软弱没有骨气。北齐灭魏后,齐神武帝将原魏孝武帝的皇后嫁给他,魏皇室许多珍宝随皇后落到他家,后来,元韶就将玉玺献给了齐皇。齐文宣帝曾经剃掉元韶的胡须,将他装扮成女人讥笑他,他也默默承受。一次,元晖业随文宣帝到晋阳,在宫门外遇见元韶,忍不住骂他:“你比不上一个老太婆,竟把玉玺送人!为什么不打碎它!我说这话,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是你又能挨得几时呢?”文宣帝听到元晖业说的话,马上下旨杀掉元晖业,同时被杀的还有魏太武帝的孙子元孝友。临刑时,孝友吓得惊惶失措,而元晖业神色自若,从容就死。
元韶委曲求全,也没有好结果,元晖业死后八年,元韶与元氏其他十九家一起幽禁在京城地牢中,不给饮食,活活饿死。
后来,“惊慌失措”这一成语,用来形容惊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
《北齐书·元晖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