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 zhōng bào guó
ㄐ一ㄣˋ ㄓㄨㄥ ㄅㄠˋ ㄍㄨㄛˊ
儘忠報國
“国”,不能读作“guǒ”。
尽忠报国是褒义词。
“忠”,不能写作“中”。
忠心耿耿、为国捐躯
卖国求荣
be devoted to one's country(do one's best for the country)
尽忠報国(ほうこく)
se dévouer au service de la patrie(se sacrifier pour la patrie)
用全部忠诚报效国家。
《北史 文苑传 颜之仪》:“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青少年不仅要有尽忠报国的志向,还要努力学习,具备尽忠报国的本领。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胸怀“直捣黄龙府(金兵的大本营)”的壮志,终生转战疆场。他曾以五百骑兵冲垮金兀术十万大军,金兵听到“岳家军”三个字,真是闻风丧胆。可惜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宋高宗、秦桧一心议和。金兀术摸透了南宋主和派的心理,私下送信给秦桧说:“杀岳飞,才可和。”于是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将岳飞从前线召回,不久又诬他谋反,将他打入大牢。
开始,派中丞何铸审问岳飞。岳飞撕开背后衣裳,只见他后背清晰地刺着“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早已深入皮肤,像烙上去的一样。满堂官吏、衙役见了,联想岳飞平生为国家所做的事,无不感动。
“尽忠报国”,确是岳飞一生的最好写照。他在疆场上为了收复失地,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但从不计较私利。有个叫吴玠的很敬佩岳飞,见他没有侍妾,就把一个有名的美女打扮得鲜艳夺目送给岳飞,岳飞不接纳,说:“皇上为国夙兴夜寐,我身为大将,怎能安心享乐?”岳飞年轻时爱喝酒,酒量很大。皇帝对他说:“你将来收复失地,到黄河以北再饮酒吧!”岳飞从此滴酒不沾。皇帝要为他营造府第,岳飞推辞道:“匈奴不灭,何以家为?”他常把所得奖赏分给将士们,自己丝毫不留,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天下就太平了!”
像岳飞这样的大忠臣、大功臣,居然被高宗、秦桧害死,怪不得史书上连呼:“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后来,“尽忠报国”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竭尽忠诚,报效国家。
成语出自:《宋史·岳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