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口血未干的意思
kǒuxuèwèigān

口血未干

最近更新:2023-11-09    关注度:
  • 拼音

    kǒu xuè wèi gān

  • 注音

    ㄎㄡˇ ㄒㄩㄝˋ ㄨㄟˋ ㄍㄢ

  • 繁体字

    口血未乾

  • 感情

    口血未干是贬义词。

  • 近义词

    尸骨未寒

  • 英语

    before the blood of the oath is dry (breaking an oath which is just made)

成语口血未干的知识

解释

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订盟约不久就毁约。

例句

口血未干,宋人背盟,寡人伐之。(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

历史故事

春秋时,楚共王要攻打郑国,郑穆公的儿子子驷准备到楚国去以结盟求和。

子孔、子知道后,对子驷说:“我们郑国与晋国刚结盟,结盟时双方嘴里饮的血酒还没有干,怎么能够背弃盟约,去与楚国结盟呢?”

子驷笑笑说:“我们郑国与晋国的盟誓说得很清楚,郑国只服从强大的国家,现在楚国的军队来进攻我们,晋国不来救助,说明楚国是强国了。我们去与楚国结盟,怎么谈得上是背叛了与晋国的盟誓呢?”

子孔、子说:“你的话有道理,但我们这样做,神会不高兴的。”

子驷不以为然地说:“神只承认讲信用的盟誓,我们与晋国结盟,是因为那时受到了晋国的胁迫,这种结盟没有什么信用可讲,背弃它,神是不会怪罪的。”

子孔、子听了点头称是。

子驷到了楚国以后,向楚共王表示郑国愿意跟楚国结盟讲和,楚共王同意了,带了公子罢戎一起到郑国去举行结盟仪式。仪式过后,还没有来得及安定郑国,他的母亲楚庄夫人死了,他只好回国去奔丧。

后来,“口血未干”这一成语,用来比喻立盟不久就背弃盟约。

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九年》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口血未干 → 干→干 翼→翼 心→心 足→足 下→下 神→神 没→没 脑→脑 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