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意思
màotiānxiàzhīwéi

冒天下之大不韪

最近更新:2025-11-08    关注度:
  • 拼音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

  • 注音

    ㄇㄠˋ ㄊ一ㄢ ㄒ一ㄚˋ ㄓ ㄉㄚˋ ㄅㄨˋ ㄨㄟˊ

  • 繁体字

    冐天下之大不韙

  • 感情

    冒天下之大不韪是贬义词。

  • 近义词

    冒大不韪

  • 英语

    dare do what the whole world considers to be wrong(risk everyone's condemnation)

  • 俄语

    идти наперекор всему миру

  • 拉丁语

    contra mundum

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知识

解释

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用法

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句

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历史故事

春秋的时候,有许多诸侯国,其中郑国和息国紧紧相邻,它们与周室同宗,都姓姬。郑国的国土不大,而息国更小。

息国虽然小,但它的国君却不能与郑国友好相处,常常发生无谓之争。

公元前712年,息国又为了一些小事与郑国发生了冲突,息国国君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竟派兵攻打郑国。

息国本身就存在许多弱点:一、不考虑这次出兵是否正义;二、不自量力,以卵击石;三、没有与自己同姓的兄弟国家亲善和睦;四、不分是非曲直;五、看不到自己的过错。因而,一开始息国便处于不利的地位。

可悲的是,息国国君毫不醒悟,仍一意孤行,指挥息军前进,结果惨败而归。

后来,息国终于被强大的楚国所灭。后人在评论息国的这次军事行动时说:息国国君犯了“五不韪”而仍然一意孤行,遭到失败是活该。

后来,人们就用“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成语来指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

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冒天下之大不韪 → 韪→深 綮→当 纪→怀 真→损 己→破 业→拳 意→面 言→发 业→枝

"韪"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