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ng ruò wú rén
ㄆㄤˊ ㄖㄨㄛˋ ㄨˊ ㄖㄣˊ
旁若無人
旁若无人是贬义词。
“旁”,不能写作“傍”。
旁若无人和“目中无人”;都表示高傲。但旁若无人还有态度从容自然的意思。
傲;你;僖;位;则
目中无人
众目睽睽
as if no one was about
держáться высокомерно
傍若無人(ぼうじゃくぶじん)
als ob sonst niemand anwesend wǎre(eingeblidet)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陈太尉初下船时,昂昂然,旁若无人,坐在中间。(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五回)
荆轲是卫国人,他在平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与常人不一样。他喜欢击剑,常常和朋友一起练剑习武,切磋武艺。每天早晨天刚亮,他就起身去练剑,直练到汗水淋漓,才收剑休息。但他同时又十分喜欢读书,饱读诗书,好学不倦,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侠士。
荆轲到了燕国以后,和隐居卖狗肉的高渐离成了知己。每天,两个人一起在燕市上喝酒,一直要到喝醉后才肯罢休。高渐离也是一名勇士。不仅如此,他还善于演奏一种名叫“筑”的乐器。他们还常趁着酒兴,到闹市上引吭高歌。
一次,荆轲和高渐离两人在闹市上喝酒。当酒喝到八九成时,他们俩来到了闹市中央。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乐声放声高歌。两人越唱越高兴,歌声也越来越激昂。高亢的歌声引来了许多围观的人,而且越聚越多。他们对于人们的指点和围观熟视无睹,一点也不在乎。当唱到悲切慷慨处,两人还相对放声痛哭,泪如雨下,仿佛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俩存在一样。
正是由于这种豪迈和旁若无人的气概,荆轲后来受到了燕太子丹的赏识,引为上宾并委以重任。公元前222年,他带着夹藏匕首的燕国地图到咸阳去刺杀秦王,结果刺杀未成,不幸身死。
后来,“旁若无人”这一成语,用来形容态度自然从容;也形容高傲、目中无人。
成语出自:《史记·荆轲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