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秦晋之好的意思
qínjìnzhīhǎo

秦晋之好

最近更新:2025-11-08    关注度:
  • 拼音

    qín jìn zhī hǎo

  • 注音

    ㄑ一ㄣˊ ㄐ一ㄣˋ ㄓ ㄏㄠˇ

  • 繁体字

    秦晉之好

  • 正音

    “好”,不能读作“hào”。

  • 感情

    秦晋之好是褒义词。

  • 辨形

    “秦”,不能写作“奏”。

  • 谜语

    陕西山西结交情

  • 近义词

    天作之合、秦晋之缘

  • 反义词

    反目成仇

  • 英语

    a congratulatory expression on wedding

  • 俄语

    породниться

成语秦晋之好的知识

解释

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

出处

元 乔梦符《两世姻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泛指两家联姻。

例句

主公仰慕将军,欲求令爱为儿妇,永结秦晋之好。(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历史故事

春秋初期,晋国吞并了附近一些小国,成为一个大的诸侯国。为了加强与邻近实力相当的秦国的友好关系,晋献公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秦穆公,历史上称她为秦穆夫人。

年老的晋献公非常宠爱妃子骊姬。听了她的谗言,竟逼死太子申生。骊姬还准备陷害公子夷吾和重耳,以便自己的儿子奚齐将来继任国君。夷吾和重耳只好逃离晋国。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骊姬如愿以偿,儿子奚齐被立为国君。但不久就被忠于夷吾的两个大夫杀死。他们随即派人去迎接流亡在梁国的夷吾回晋国继位。

夷吾生怕回国后控制不住局势,便请秦穆公派兵护送并支持他,并允诺割五座城池给秦国作为报答。但他继位(史称晋惠公)后食言,使秦穆公非常恼火。过了四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求援,秦穆公不计旧恨,还是运送许多粮食到晋国去,帮助晋国度过了饥荒。可是次年秦国发生了饥荒,晋惠公却不肯支援秦国粮食。过了一年,秦穆公率军攻伐晋国,活捉了惠公。后在秦穆夫人的帮助下,秦穆公不仅宽恕了惠公,而且与他缔结了盟约。

惠公经过这次劫难后,加强了对秦国的友好关系,把太子子圉(yǔ)送到秦国去当人质,秦穆公也将宗女怀嬴嫁给子圉。不料,子圉后来背着秦穆公逃回晋国,次年惠公死了,他继位当了国君,即晋怀公。怀公生性刻薄,乱杀老臣,引起朝中百官对他的强烈不满。

在各诸侯国流亡了十九年之久的晋公子重耳,最后来到了秦国。他才华出众,为人忠厚,秦穆公很欣赏他,把五个宗女嫁给他,其中一个即是怀嬴。一天,怀嬴捧着水盆给重耳浇脸洗手。重耳洗完后,很轻视地挥手叫她走开。怀嬴生气地说:“秦国与晋国是对等的国家,你为什么欺侮我?”

重耳知道自己做错了,马上向她认错。后来,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去,重耳派人刺杀了怀公,群臣都拥戴他当国君。之后,他让太子也娶秦国的宗女做夫人,从而父子两代都和秦国联姻,结成了“秦晋之好”。

后来,“秦晋之好”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双方联姻。

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秦晋之好 → 好→好 珠→珠 绕→绕 日→日 亏→亏 实→实 销→销 影→影 孤→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