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人琴俱亡的意思
rénqínwáng

人琴俱亡

最近更新:2023-11-09    关注度:
  • 拼音

    rén qín jù wáng

  • 注音

    ㄖㄣˊ ㄑ一ㄣˊ ㄐㄨˋ ㄨㄤˊ

  • 繁体字

    人琹俱亡

  • 感情

    人琴俱亡是中性词。

  • 谜语

    伯牙悼子期

  • 近义词

    睹物思人、人琴俱逝、人琴两亡

  • 英语

    Both the man and his lute have perished.

成语人琴俱亡的知识

解释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伤逝》:“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怀念死者的心情。

例句

鲁迅《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所谓‘人琴俱亡’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

历史故事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个儿子名叫王徽之,他性格豪放不羁,常常头发凌乱、衣衫不整地上街寻友,出门去访问客人。

王徽之懒散惯了,对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也很少过问。他曾做过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一次,桓冲问他:“你知道自己在管哪方面的事吗?”

王徽之含含糊糊地回答说:“嗯……大概是管马吧。”

“管多少马呢?”桓冲又问。

王徽之回答道:“我对马一窍不通,是个外行,从不管它有多少。”

桓冲觉得好笑,索性再问:“近来,马死掉多少了?”

“活马我都弄不清楚,哪里还会管死马?”王徽之干脆回答。

王徽之有个弟弟叫王献之,字子敬,受父亲的熏陶也成了大书法家,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兄弟俩感情甚笃,年轻时同居一室。平时,王徽之很佩服弟弟。

有一次,家中失火,徽之吓得魂不附体,连鞋也来不及穿,仓皇逃出;而献之却毫不慌张,由仆人扶着走出房来。

还有一次,半夜里来了个小偷,打算把王家席卷一空。王献之发觉后,不慌不忙地说:“偷儿,那块青毡是我家的祖传之物,请你把它留下来吧!”

小偷一听,知道形藏败露,慌忙逃走了。

后来,王徽之担任黄门侍郎(皇帝身旁的侍从官)。但他的性格与宫廷拘礼的生活格格不入,就辞职回家了。

刚回家不久,王徽之和王献之同时染上了重病。有个看相的人说:“人的寿命快要结束时,如果有个活人愿意替他去死,把自己的余年给他,那么那个快死的人就可以活下来。”

王徽之说:“我的才德比弟弟差远了,就让我把余年给他吧!”

看相的摇摇头:“代人去死,必须自己寿命较长才行,现在你自己都活不长了,怎么代他死呢?”

不多久,献之去世。徽之受了很大刺激,在办丧事时居然一声不哭,只是呆呆地坐着。

他取过献之生前最喜欢弹的琴,想弹个曲子。但调了半弦,却怎么也调不好。不由心灰意冷,把琴一摔,悲叹道:“子敬啊,子敬,人琴俱亡。”

这句话就是说:“子敬啊子敬,你是人和琴同时都死去了啊!”

王徽之由于悲痛过度,没多久病情加重,过了一个多月也死了。

后来,人们就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来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成语出自:《晋书·王徽之传》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人琴俱亡 → 亡→亡 徒→徒 意→意 发→发 示→示 褒→褒 带→带 功→功 篑→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