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赏罚无章的意思
shǎngzhāng

赏罚无章

最近更新:2025-11-08    关注度:
  • 拼音

    shǎng fá wú zhāng

  • 注音

    ㄕㄤˇ ㄈㄚˊ ㄨˊ ㄓㄤ

  • 繁体字

    賞罰無章

  • 感情

    赏罚无章是贬义词。

  • 近义词

    赏赐无度

  • 反义词

    赏罚分明

成语赏罚无章的知识

解释

赏罚:赏赐与惩罚;章:条理。赏赐与惩罚不按规章办事。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27年》:“逐我者出,纳我者死,赏罚无章,何以沮劝,君失其信,而国无刑,不亦难乎?”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例句

《周书·尉迟迥传》:“杨坚以凡庸之材,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

历史故事

春秋时候,卫献公暴虐无道,引起民怨沸腾,卫国人在大夫孙林父、宁殖的领导下,把卫献公驱逐出境,卫献公只得逃到齐国。

赶走了卫献公后,卫国的公孙剽当了新国君,孙林父、宁殖尽心辅佐他。

这样过了十二年,宁殖对这件事有所反悔。因为赶走国君,毕竟是件大逆不道的事。宁殖病重将死前,对接替他的宁喜说:“赶走献公不是我的本意,可是孙林父态度坚决,我不便阻拦。希望你能接纳献公,让他回来。”宁喜就答应了。

卫献公流亡在齐国十几年,一直密切关注卫国的动向,不忘卷土重来。听说宁殖已死,宁喜当了大夫,卫献公就跑到夷仪(郑国地名),这里离卫国很近,消息灵便。不久,卫献公派人与宁喜接上了头。

但是宁喜对卫献公很了解,此君从不讲信义,一旦接纳他回国,会引起国内人心动荡,人们担心他会报复。为了稳妥,宁喜想了一个两全的办法,要卫献公让胞弟子鲜站出来许诺,保证卫献公回国后不施报复。子鲜在卫国有威信,他说话可以使人消除疑虑。卫献公就央求子鲜代言,子鲜推辞不掉,只好答应。

过了一段时间,宁喜认为时机成熟,就杀了国君公孙剽,让卫献公回国,子鲜也按照宁喜的要求,代卫献公许下诺言。这时,孙林父知道卫献公决不会放过自己,就偷偷逃出卫国。

卫献公回国以后,他的一些谋臣如公孙免余等人不满宁喜的专权,就发动政变,杀了宁喜,这样,卫国又陷入混乱。

宁喜被杀,使卫献公的弟弟子鲜非常气愤,他对卫献公说:“孙林父赶走你,你倒让他逃走;宁喜接纳你回国,你倒把他杀了,奖赏和惩罚无章可依,你的信义在哪里?”

子鲜觉得自己被兄长愚弄了,已无脸面对卫国人,于是就带了妻儿出奔到晋国去,发誓从此决不再踏回卫国一步。

“赏罚无章”,意为奖赏和惩罚无章可依,即指赏罚随心所欲,不适当。

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赏罚无章 → 章→章 履→履 戒→戒 躁→躁 句→句 酌→酌 今→今 往→往 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