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升堂拜母的意思
shēngtángbài

升堂拜母

最近更新:2023-11-09    关注度:
  • 拼音

    shēng táng bài mǔ

  • 注音

    ㄕㄥ ㄊㄤˊ ㄅㄞˋ ㄇㄨˇ

  • 感情

    升堂拜母是中性词。

成语升堂拜母的知识

解释

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用法

作谓语;指结拜为友好人家。

历史故事

东汉末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自为太师,专断朝政,引起朝野的不满和恐慌,各路军阀纷纷举兵讨逆,其中江东孙坚也积极招募义兵,准备北上讨伐董卓。眼看准备就绪,即将挥师出征,可是打仗无法顾及家眷,孙坚想不出两全的办法,为此忧心忡忡。

孙坚的长子孙策,那时才十五六岁,就已经有相当的社会活动能力,他结交了不少江东名士,经常往还应酬,很有些少年英伟的名声。舒城有个周瑜,年龄与孙策相仿,也是一个才能出众的少年,慕名从舒城来到江东拜访孙策,两人在一起谈论时事经纬,武艺韬略,十分投合,真是相见恨晚。

周瑜见孙坚满面愁云,就悄悄问孙策:“伯父为什么事发愁呢?”

孙策就把父亲因为出征在即,而家眷无法妥善安置的事告诉周瑜。

周瑜想了一会,有了一个主意,对孙策说:“我家正有一所宅院空关着,可以安置你们全家住下,伯母如果愿去,是很方便的。”

孙策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就同父母商量。孙坚喜出望外,自然同意,夫人吴氏,也很赞成。这样,孙坚心中石头总算放下,后顾可以无忧了,就把搬家的事交给孙策去办。

孙策把母亲、弟妹以及家常需用器物搬迁到了舒城。周瑜早已吩咐把南院空闲的房屋收拾干净,将孙策一家安顿住下。周家本来人口不多,这一来就热闹得多了。

周瑜对孙母吴氏十分尊敬,把她当作母亲侍奉,每天一早,必与孙氏兄弟一同来到堂上,齐刷刷跪倒在孙母面前,一起向她叩拜请安,每到这时,吴氏总是喜不自禁,伸出双手先把周瑜搀起,把他当作儿子看待。

吴氏问起周瑜年龄,正好与孙策同年,小两个月,便嘱咐孙策,对待周瑜要如同胞弟一样。从此,孙、周两家相处十分融洽,互通有无,比一家人还要亲近。

“升堂拜母”,是说同到堂上向母亲叩拜请安,指两家人结为通家之好。

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升堂拜母 → 母→母 德→德 弘→弘 谟→挟 势→河 手→博 众→二 好→无 有→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