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 gōng bù rú shǐ guò
ㄕˇ ㄍㄨㄥ ㄅㄨˋ ㄖㄨˊ ㄕˇ ㄍㄨㄛˋ
使功不如使過
使功不如使过是褒义词。
we'd better employ those who are willing to make amends for previous faults than those who pride themselves on their merits.
使:用。使用有功绩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使其能将功补过。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索卢放传》:“太守受诛,诚不敢言,但恐天下惶惧,各生疑变。夫使功者不如使过,原以身代太守之命。”
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明·张四维《双烈记·女戎》:“且饶他这遭,况使功不如使过,着他戴罪杀贼,未为不可。”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称帝以后,并没有办法解决社会问题,却实施着比西汉更残暴的统治。过了十几年,民众受不了王莽的压榨,觉得还是汉朝好,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大起义,起义军推翻了王莽的新朝,拥立汉朝皇族同姓人刘玄做皇帝,称为更始帝。
那时,东郡有个人姓索卢,名放,在郡里做个小小属官。由于王莽所用官吏不给俸禄,任令贪暴致富,这个东郡太守的贪赃勒索也是相当厉害的。更始帝上台以后,很想树立自己良好形象,就着手恢复、行使所有政权的职能,他派了一个使者到东郡视察地方官的政绩。一些受过太守敲榨的人就纷纷向使者告发,经查证,太守贪赃数额确实很大,依法应当处以死刑。太守后悔莫及,眼看死期一天天临近,没有办法可以救自己。
索卢放就在这时候站出来替太守辩解。他来到使者下榻的地方,同他进行了一次私下的谈话。索卢放先分析了形势,他说:“天下百姓之所以痛恨王莽,归心汉朝,实是因为汉朝的政策宽大仁慈的原故。现在更始帝刚刚坐上皇位,派了您来这里,没有施加恩泽,却先查处太守,是不是有欠宽仁呢?”
使者听了,没有作声。索卢放又说:“若说太守有罪受诛,大家也确实不敢说三道四,但是这样严厉处分会不会使全国的官员们都惶恐不安,会不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呢?何况,像太守这样的官员不是少数,他们的做法,是王莽时期政策所允许的啊!”
停了一会,看使者有所思考,索卢放接着说:“您难道没有听到过‘使功不如使过’的说法吗?从前秦穆公不因百里孟明在殽之战中全军覆没的过失而责罚他,仍然继续重用他,结果百里孟明帮助秦国在西戎称霸,你不认为这样做是明智的吗?您如果一定不肯放过太守,我愿意代替太守去死,请动手杀了我吧。”
使者听完这番话,对利弊得失反复衡量,不由十分佩服索卢放的见识和义气,于是决定宽宥那个太守,让他继续留任。
太守感激不尽,从此用心改过,不敢懈怠,使地方上秩序井然,政通人和。索卢放也因此名声显扬。
“使功不如使过”意思是:使用居功自傲人的不如使用愿意将功补过的人。
成语出自:《后汉书·索卢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