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尸居余气的意思
shī

尸居余气

最近更新:2023-11-09    关注度:
  • 拼音

    shī jū yú qì

  • 注音

    ㄕ ㄐㄨ ㄩˊ ㄑ一ˋ

  • 繁体字

    尸居余氣

  • 感情

    尸居余气是贬义词。

  • 近义词

    气息奄奄

  • 反义词

    生机勃勃

  • 英语

    dying(with only a little breath still left in the body; more dead than alive)

成语尸居余气的知识

解释

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出处

《晋书 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例句

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唐 杜光宪《虬髯客传》)

历史故事

公元239年,三国魏明帝曹睿病危。临死前,他把8岁的太子曹芳托付给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

明帝死后,曹芳即位,朝政由司马懿和曹爽共同执掌。司马懿德高望重,曹爽也不敢独断专行,两人相安无事。但后来,曹爽提拔了何晏、邓飏等一批人担任要职。他们为了私利,常常给曹爽出谋划策,要他排挤司马懿。曹爽在他们的怂恿下,渐渐骄狂起来。

曹爽经过策划,奏请天子任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是明升暗降,削减了他参与政事的权力。从此,一场勾心斗角的权力之争开始了。

曹爽自以为大权在握,越来越放肆,家中装饰得犹如皇宫,穿戴也与天子一样。而司马懿则老谋深算,常称病不上朝,装做任何事都不关心的样子。但他暗中却派人严密注视朝廷动态,作好各种准备。

公元248年冬天,曹爽的亲信李胜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临行前,曹爽叫他到太傅府辞行,趁机探一探虚实。

李胜来到太傅府,见司马懿被两个侍女扶着躺在靠椅上。侍女喂他喝粥汤,汤还未咽下去就顺嘴角流下来,把衣襟都弄湿了。

李胜对司马懿说自己要去荆州做刺史,特地前来辞别。司马懿微睁双眼,断断续续地说:“你要去并州吗?那儿是边境地区,你要注意守备。”

“不是并州,是荆州。”李胜纠正他说。

司马懿抱歉地说:“我老了,耳聋眼花,不管用了,国家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了。”

李胜辞别后,回去对曹爽说:“司马懿现在已经是尸居余气,支持不了多久了,您不用再担心了。”

曹爽听后非常高兴,不再对司马懿心存戒备了。

公元249年2月5日,司马懿趁天子带曹爽等人去郊外祭扫祖墓的机会,调集军队占领武库,并上奏天子,历数曹爽背弃先帝,犯上作乱的罪行,以“阴谋反逆”的罪名,将曹氏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同年2月9日,曹氏及其党羽全部被押赴东市,斩首示众。

后来,人们就用“尸居余气”这个成语,来形容人衰亡到了极点,很快便要死亡。

成语出自:《晋书·宣帝纪》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尸居余气 → 气→气 礴→古 非→古 貌→人 云→淆 听→六 传→风 场→国 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