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十羊九牧的意思
shíyángjiǔ

十羊九牧

最近更新:2023-11-09    关注度:
  • 拼音

    shí yáng jiǔ mù

  • 注音

    ㄕˊ 一ㄤˊ ㄐ一ㄡˇ ㄇㄨˋ

  • 感情

    十羊九牧是贬义词。

  • 近义词

    僧多粥少、人浮于事

  • 英语

    overstaffed( be ununiformly ordered)

成语十羊九牧的知识

解释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出处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用法

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

例句

清·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但不得人自为制,有十羊九牧之患。”

历史故事

北周时候,有一位名人叫杨尚希。他从小刻苦求学,孜孜不倦,后经人推荐,进入太学,有机会通晓经书,造就了超人的学识,因此素质极佳,朝廷也非常器重他。在北周历明帝、武帝、宣帝三朝,他长期担任要职,是国家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后来,隋文帝取代了北周政权,杨尚希对隋文帝也是忠心耿耿。隋文帝一切恢复汉制,完全改变北周鲜卑族政权的统治办法,以适应广大汉族人的愿望。其中有一项是重新划分行政区域,设立州郡。

但是,隋朝设立的州郡比秦汉时期多了一倍,有些地方甚至方圆不到一百里,就设几个县,不满一千户人家的一块地方,却要分属两个郡来管辖。这样,官府机构当然也相应增多,官员和吏卒也成倍增加。每年国家要付出的俸银和官府的开支,一个地方就是几万两银子,这简直使国家不胜负担。

杨尚希对这种情况深为忧虑,就向隋文帝报告了自己的意见:

“这种州郡过多的情况好比是十只羊却派了九个人来放牧,完全没有必要。当务之急是把重要的州郡保留下来,闲置的州郡撤并掉。这样,对国家来说,地域、人口还是这么多,每年的租调、粮食、布匹等项收入不会减少,而开支却可以大大节省。并且可以把能派用场的贤才能人,安排到需要的地方去,办事效率可望明显提高。”

隋文帝接到这份报告,详细地研究了一遍,十分赞许。于是,就按照杨尚希的建议,撤销、归并了许多州郡,收到良好的效果。

隋朝初年,在杨尚希等人的忠心辅佐下,隋朝的政权很快得到了巩固。

“十羊九牧”这个成语是说,十只羊,九个放牧人。旧时以民为羊,以官为牧人,比喻民少官多。后来也用于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成语出自:《隋书·杨尚希传》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十羊九牧 → 牧→牧 经→经 子→子 怪→怪 经→经 集→集 裘→裘 尽→尽 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