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ì miàn chǔ gē
ㄙˋ ㄇ一ㄢˋ ㄔㄨˇ ㄍㄜ
四靣楚謌
“楚”,不能读作“cǔ”。
四面楚歌是贬义词。
“楚”,不能写作“触”。
见“腹背受敌”。
九里山前摆战场;乌江岸上困霸王
乌江岸上困霸王
山穷水尽、腹背受敌
安然无恙、旗开得胜
be utterly isolated
быть окруженным со всех сторон
四面楚歌(しめんそか)
se trouver dans une situation critique,envirnné d'ennemis de tous cǒtés(être aux abois)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主谓式;作定语;含贬义。
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公元前206年秦亡后,摧毁秦军主力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而封刘邦为汉王。此后,双方为了争夺全国政权,开始了长达5年的楚汉战争。
刘邦乘项羽出击齐地的机会,攻占关中,并继续东进,占领了项羽的根据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但项羽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回过头来大败刘邦的军队。接着,刘邦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和项羽相持,同时派韩信攻占齐、赵之地,使项羽两面受敌。
公元前202年,刘邦乘项羽向彭城撤兵的机会,全力追击,并约韩信等合围。这年年底,项羽败退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被汉军团团围住。
当时,项羽的兵力已经很少,粮食也吃光了,而刘邦方面不仅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还把项羽的残部包围了好几重。
刘邦又运用心理战,让汉军唱楚国的歌子,使楚军产生一种印象: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国的土地,从而动摇楚军的军心。
一天夜里,项羽听到四面都响起了楚国的歌声,大吃一惊,自言自语问道:“难道汉军已经全部占领楚地了吗?这里的楚国人为什么这么多?”
项羽深感大势已去,忧愁万分,传令在营帐中摆酒,准备饮酒解愁。
他有一个心爱的妃子,称为虞姬,经常陪伴在他身边;他又有一匹青白杂色的好马,名叫骓,时常骑它。现在身陷重围,他想起美姬、名马,不禁一边饮酒,一边悲哀激昂地唱道:
我的力气能拔山啊,勇气盖世无当,
时运不佳啊,骓不再前进。
骓不前进啊,该怎么办?
虞姬呀,虞姬呀,该怎样把你安排?
唱了几遍,虞姬也跟着他一起唱。项羽唱得眼泪直往下淌,边上的随从也跟着哭泣,没有哪一个能抬起头来看这悲惨的景象。
当天夜里,项羽率领800多名骑兵突围,向南逃去。第二天早上,因迷失路途,向一个农民问路,这个农民很恨项羽,指引了一条错路。项羽丝毫不知,下令朝错路上逃。
没走多远,这支残军陷入了一片沼泽之中,步履艰难,行军速度迟缓,汉军已从后面追上来了。当项羽逃到乌江的时候,身边只剩下28名骑兵了,而追来的汉军却有好几千人。项羽走投无路,拔剑自杀而死。
后人根据项羽垓下被围这段历史,引出“四面楚歌”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处在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绝境。
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