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ī yán qiè yǔ
ㄙ 一ㄢˊ ㄑ一ㄝˋ ㄩˇ
私言切語
切,此处读作 qiè,不能读作 qiē。
私言切语是中性词。
私,不能写作“司”;切,不能写作“窃”。
和“窃窃私语”意思相近,但“私言切语”除了表示小声说话,还强调话语内容的关切、恳切或机密性。
枕边风——私言切语
关起门来说贴心话(打一成语)
Private and confidential talk
私:秘密;切:贴近。私下里的情话
《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双带子》:“私言切语谁人念,海燕双飞绕画梁。”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会议开始前,两位老友在角落私言切语,交换着彼此的看法。
唐朝贞观年间,魏征是著名的谏臣,以敢于直谏闻名。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兴修一座宫殿,魏征认为此举劳民伤财,极力反对。
退朝后,魏征没有在百官面前继续争辩,而是请求与太宗单独面谈。在偏殿中,魏征恳切地对太宗说:“陛下,如今天下初定,百姓刚刚经历过战乱,正需要休养生息。若此时大兴土木,恐怕会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啊。”
这番话说得十分直率,也只有在两人独处时才能如此坦诚。太宗听后沉默良久,他知道魏征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忠告,虽然逆耳,却是真正的忠言。
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只心爱的鹞鹰,正在御花园中玩耍,远远看见魏征走来,急忙把鹞鹰藏在怀里。魏征其实早已看见,却佯装不知,故意奏事很久。待魏征离开,鹞鹰早已闷死在太宗怀中。
事后魏征私下对太宗说:“陛下玩物丧志,非明君所为。臣今日之举实为警醒陛下。”这些不能当众言说的话语,都是臣子对君主的真心规劝。
“私言切语”不仅存在于君臣之间,也常在知己好友间。诗人白居易与元稹相交莫逆,经常书信往来,其中不乏私密的劝诫和真挚的关心。这些不便为外人道的话语,往往最能体现交情的深厚。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有些话语因为关切而恳切,因为重要而私密,需要在适当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这些私下的真诚交流,往往比公开的言论更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