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死有余辜的意思
yǒu

死有余辜

最近更新:2025-11-04    关注度:
  • 拼音

    sǐ yǒu yú gū

  • 注音

    ㄙˇ 一ㄡˇ ㄩˊ ㄍㄨ

  • 繁体字

    死有餘辜

  • 正音

    “辜”,不能读作“xīn”。

  • 感情

    死有余辜是贬义词。

  • 辨形

    “辜”,不能写作“估”。

  • 辨析

    死有余辜和“罪该万死”;都有“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也不抵罪”的意思。但死有余辜偏重于“罪大恶极”;“罪该万死”偏重于为己或为人请求宽恕;所犯的罪行可大可小。

  • 谜语

    该死

  • 近义词

    罪大恶极、罪该万死

  • 反义词

    功德无量、功标青史

  • 英语

    deserve to be damned

  • 俄语

    смертью не искупить совершённых преступлений

  • 日语

    死んでも罪(つみ)を償(つぐな)えない

  • 德语

    selbst mit der Todesstrafe seine Schuld nicht sühnen kǒnnen

  • 法语

    la mort elle-même ne pourraǐt expier ses forfaits

成语死有余辜的知识

解释

辜:罪恶。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句

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

历史故事

路温舒是西汉钜鹿人。他年轻时做过狱吏,是管理监狱的官吏。太守下来检查工作,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便向上级部门竭力推荐,受到朝廷器重,被廷命为廷尉史,掌管刑狱。

路温舒从小酷爱学习,他喜欢阅读《诗》《书》《春秋》等典籍,通晓义理。从事狱史工作后,又钻研法律,律令条文熟记于心,且能灵活运用,官吏们遇有疑难问题都来问他。

汉宣帝登帝位后,朝廷的大刑狱越来越多,受案件牵连而被审问的人不计其数。路温舒为此十分忧虑,他上书宣帝,劝谏皇上要崇尚仁德缓用刑罚。他说:

“我听说秦朝有十条过失,其中有一条至今还存在,那就是看重治刑狱的官吏。秦时不注重文化,喜欢用武,轻视仁义之士,重视治理刑狱的官吏;符合正道的话被称为诽谤,阻止产生过失的言论反而被称作妖言。所以文质彬彬的儒士不被任用,忠诚善良切合实际的言论都积郁在胸中,而奉承阿谀的声音天天灌满耳朵。这就是秦亡的原因。

“如今国家仰赖皇上的厚恩,没有战争之灾,也没有饥馑之患,大家都致力于国富民强,然而国家没出现太平盛世的景象,这是由于乱用刑法的结果。

“刑法案件是有关人命的大事,人死了不可再生,《虞书》上说过:人命至关重要,审判案件要慎重,不可滥杀无罪的人。然而,当今治理刑狱的官吏不是这样。他们执行刑罚过于严酷,刑狱越来越多,监狱人满为患。

“人的情感本质上都是平安则快乐、痛苦则绝望,杖刑之下,什么要求达不到?治狱者往往利用犯人的畏惧心理,逼迫当事人服罪,否则就严刑拷打,根据这个来判处犯人的罪行,即使善于听取诉讼的皋陶听了,也会认为罪大恶极,死有余辜。这就是国家的祸害啊!所以说天下的忧患,莫过于刑狱;败坏纲纪,离经叛道的人,莫过于治理刑狱的官吏。陛下如果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实行仁义,缓用刑罚。那么,国家太平的日子一定会与天共长久了。”

宣帝听从了路温舒的劝告,升他为广阳私府长。

“死有余辜”,指虽然处以死刑仍抵偿不了其罪过。后比喻罪大恶极。

成语出自:《汉书·路温舒传》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死有余辜 → 辜→辜 义→义 财→财 痡→沽 直→推 物→刳 膏→轻 易→是 直→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