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松筠之节的意思
sōngyúnzhījié

松筠之节

最近更新:2025-11-07    关注度:
  • 拼音

    sōng yún zhī jié

  • 注音

    ㄙㄨㄥ ㄩㄣˊ ㄓ ㄐ一ㄝˊ

  • 繁体字

    鬆筠之節

  • 感情

    松筠之节是褒义词。

成语松筠之节的知识

解释

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因以“松筠之节”比喻坚贞的节操。筠,竹。

出处

唐·魏征《隋书·柳庄传》:“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

用法

作宾语;指人的气节。

例句

他老人家德高望重,有松筠之节

历史故事

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即位的静帝宇文衍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不能亲理政事,内史大夫郑译和御正大夫刘昉伪造诏书召杨坚入宫辅佐幼主,杨坚得以总揽朝廷军政大权。

杨坚刚刚掌握大权,政局不稳,人心难服。相州总管尉迟迥自认为是重臣宿将,心中不服气,起兵反对杨坚,赵、魏地区的人很多,短短十多天,便聚结了10余万人。各州郡也纷纷响应。与此同时,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和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六王也先后到达长安,密谋对付杨坚。

当时握有强兵、占据重镇的,都是北周旧臣,杨坚处于内外交困之中。然而杨坚深谋远虑,先是杀鸡给猴看,除掉毕王宇文贤,对其他五王则不再追究,反而让他们享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殊礼遇,以避免矛盾激化。对各州郡,以礼相待,稳定人心。

这时,后梁大臣柳庄奉明帝萧岿之意入关。杨坚为了稳定关系,搞好边界关系,特地召见柳庄,对他表明心迹:“我过去深蒙梁主的照顾,至今铭记在心。当今皇上年幼,我受托辅主,诚惶诚恐。梁主英明无比,从今以后,更显出松筠之节。你回去后,请向梁主转达我的意思。”

后梁的大臣们看到北周政局动荡,纷纷主张兴兵伐周,与尉迟迥形成连衡形势。萧岿犹疑不决。

柳庄从长安回到后梁,向皇上禀明杨坚友好结交的意思,并劝说萧岿不可妄动。他说:“过去,袁绍、刘表、诸葛诞这些人,都是当时的英雄豪杰,拥有勇猛的士兵,占据要害之地,然而都没有建功立业。曹操、司马氏父子挟持天子、保卫京都,以大义为旗帜,所以能功成名就。尉迟迥虽然是旧臣重将,但已年老糊涂,王谦则连平常人都不如,不是匡时济世之才。依我预料,尉迟迥等人必定覆灭,杨坚必定会崛起,我们不如休养生息,静观天下变化。”

萧岿认为柳庄讲得在理,没有轻举妄动。

不久,杨坚大举征讨,尉迟迥与王谦相继毙命。萧岿暗暗庆幸,说:“当初如听从众人的意见,社稷恐怕不复存在了。”

后来,“松筠之节”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具有松与竹那样的坚贞节操。

成语出自:《隋书·柳庄传》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松筠之节 → 节→节 文→文 海→海 烂→烂 锦→锦 口→口 画→画 足→足 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