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词典 > 五里雾中的意思
zhōng

五里雾中

最近更新:2023-11-09    关注度:
  • 拼音

    wǔ lǐ wù zhōng

  • 注音

    ㄨˇ ㄌ一ˇ ㄨˋ ㄓㄨㄥ

  • 繁体字

    五裏霧中

  • 感情

    五里雾中是贬义词。

  • 近义词

    五里云雾

  • 英语

    bewilderment(be all at sea)

成语五里雾中的知识

解释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例句

郭沫若《关于非正式五人小组》:“对于政协各项协议不大明了的朋友,或许到现在都还在五里雾中吧。”

历史故事

东汉时,有个儒生名叫张楷,字公超。他对儒家经典很有研究,但他不愿做官,只以教书为业。他的学生,多的时候有好几百人。

由于张楷名声很大,一些官场人物也经常前来拜访求教,他感到十分厌烦,便搬到河南弘农山隐居。他的一些学生不愿离开老师,便也跟随进山。他们在张楷的住宅旁建起自己的房舍,毗邻相连。顿时,这个偏僻的山沟成了一个小小的市镇,他们用老师的字给这个市镇命名,称为公超市。

不久,汉顺帝即位。这位年轻的皇帝知道张楷的才名,认为张楷隐居山林,是由于当地官府没有优待贤才的缘故,便下诏书,命令河南府尹备了厚礼,去请张楷出山做官。张楷推说自己身体不好,仍旧推辞了。

张楷不但精通儒家经典,对庄子的道家学说也很有研究,传说他能够在方圆5里的范围之内,制造迷雾。所以弘农山公超市的周围,经常大雾迷漫。不料,关西地区有个叫裴优的人,也能制造迷雾,但他只能在方圆3里的范围之内。裴优制造迷雾后,常用迷雾为掩护,偷盗抢劫。不久,裴优因案发被捕,在审讯中,他谎称作迷雾的道术是向张楷学来的。

这样一来,张楷受到了株连,被捕入狱,囚禁了2年,后来终于查明,裴优制造迷雾的道术不是跟张楷学的,裴优的偷盗抢劫罪行与张楷没有什么关系,张楷才被释放回家。

后来,汉桓帝也曾下诏书请张楷到京城去做官,但张楷经历了2年狱中生活,更不想去做什么官了,他坚不受聘,最后终老于弘农山。

后来,“五里雾中”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烟雾迷漫的仙境或用来泛指迷雾。

成语出自:《后汉书·张楷传》

成语接龙

接龙规则:五里雾中 → 中→中 柱→柱 士→士 腾→腾 兀→兀 年→年 知→知 知→知 今→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