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 bù xiá nuǎn
ㄒ一ˊ ㄅㄨˋ ㄒ一ㄚˊ ㄋㄨㄢˇ
蓆不暇煖
“不”,不能读作“bú”。
席不暇暖是中性词。
“暇”,不能写作“瑕”。
应接不暇、日理万机
无所事事、闲得发愁
to be constantly on the go
暇:空闲。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形容事务繁忙。
真是忙得席不暇暖,人仰马翻。(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一回)
东汉末年,大臣陈蕃为人正直。他从小胸怀大志,据说十五岁时整天读书,连院子也不扫,很不整洁。
一天,一位老人来他家,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把院子扫一下呢?”
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在世,应当扫除天下,哪有心思管这院子!”
成年后,陈蕃到郡里做事,由于他为人耿直,看见不合理的事就要直言进谏,刺史对他有些不满。陈蕃便不辞而别。
其后,在太尉李固的推荐下,陈蕃被任命为乐安太守。他的上司刺史李膺为官清廉,对下属要求也非常严格,不少官员都辞职他去,只有陈蕃恪尽职守,政绩卓著,李膺对他很器重。
在东安,陈蕃对于有贤德和才能的士人都非常器重,总是亲自登门拜访。乐安有位名士乐璆,前几任太守派人请他出来做事,都遭拒绝。而陈蕃只上门拜访一次,乐璆便欣然应允。
对于那些耀武扬威的达官显贵,陈蕃从不与他们来往。终于得罪了当朝权贵大将军梁冀,被贬为县令。
后来,陈蕃又因政绩卓著被调到京都洛阳担任尚书。当时,国内有些地方爆发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蕃在是否出兵征讨的问题上与当权大臣意见不合,不久又被贬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
豫章有位贤才名叫徐穉。陈蕃到豫章后,还没安好家,就准备前去拜访。一位迎接他的官员说:“大人,您还是先到府里安顿好家眷,休息一下,徐先生就住在城里,过几天去也不迟啊!”
陈蕃说:“求贤的事是迟不得的。以前周武王灭商之后,一进城就去拜访商朝的贤臣商容,以至于席不暇暖。现在我学习古人礼贤下士,先去拜访徐先生,有何不可呢?”
从此,陈蕃和徐穉成了很好的朋友。
后来,人们就用“席不暇暖”这个成语,来形容人办事心切,忙于奔走,顾不上安居或休息。
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