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 tián duó niú
ㄒ一 ㄊ一ㄢˊ ㄉㄨㄛˊ ㄋ一ㄡˊ
蹊田奪牛
蹊田夺牛是中性词。
罪轻罚重
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作宾语、定语;指处罚失当。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3回:“王闻‘蹊田夺牛’之说乎?”
春秋的时候,陈国的陈灵公和孔宁、仪行父都跟夏姬私通。
有一天,他们在夏姬家喝酒,拿夏姬的儿子夏征舒开玩笑。灵公对仪行父说:“征舒像你!”仪行父说:“也像国君!”
夏征舒十分愤怒。灵公离开夏家时,征舒从马厩中射箭杀死了灵公。孔宁和仪行父慌忙逃命到楚国去了。
楚庄王因为夏氏弑君而讨伐陈国。他对陈国人说:“你们不要惊慌!我要讨伐的是夏征舒。”
楚军长驱直入,进入陈国,杀死夏征舒,在栗门车裂他的尸首。庄王把陈国收为楚国的一个县。楚军凯旋而回。
楚国大夫申叔时当时在齐国出使,回国向楚庄王复命后就默默地退了出去。楚庄王派人责备他说:
“夏征舒杀了他的国君,寡人率领诸侯讨伐并且杀掉他,诸侯和各县大夫都来庆贺,只有你不庆贺我,为什么呢?”
申叔时问道:“我可以申述我的理由吗?”
楚庄王说:“你说吧!”
申叔时说:“夏征舒杀了他的国君,他是罪大恶极。讨伐并杀掉他,是国君您伸张正义。但也有人这么说:牵牛践踏了别人的田地,就把他的牛夺走。牵牛践踏田地的人,确实有罪,但夺走他的牛,惩罚就太重了。诸侯跟从国君,说是讨伐有罪的人,现在却把陈国设置为楚国的县,这就是贪图它的富有了。用讨伐罪人号召诸侯,却以贪财结束,只怕不好吧?”
楚庄王抚掌称好,说:“说得好!我从没有听过这样的高论。那么,现在再恢复陈国,这样好吗?”
申叔时回答说:“好啊!这就是我们小人常说的从人家怀里夺过来再还给人家。”
于是,楚庄王重新封立陈国。只是从每个乡抽一个人带回楚国,聚居一地,称为“夏州”,以旌表此次战功。成语“蹊田夺牛”,用于比喻惩罚过重。
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