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mén tóng qì
一 ㄇㄣˊ ㄊㄨㄥˊ ㄑ一ˋ
一門同氣
同,不能读作“tòng”。
一门同气是中性词。
门,不能写作“们”。
和“同心同德”都含有团结一心的意思,但“一门同气”特指有亲缘或同门关系的人之间团结一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一门同气
全家呼吸一个样(打一成语)
谓同门兄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他是我一门同气,我怎么不与他出力辨明冤枉。”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面对外部挑战,公司上下一门同气,共同度过了难关。
北宋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世家——苏洵一家。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进京赶考,结果兄弟二人同榜进士及第,轰动一时。
在朝为官后,虽然三人的政治观点不尽相同,但每当遇到重大关头,他们总是相互扶持,共同进退。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因直言批评新法的弊端而被贬官。苏辙虽然没有哥哥那么激进,但也因为反对某些过激措施而受到排挤。
在被贬期间,兄弟二人书信往来不断,诗词唱和,彼此鼓励。苏轼在著名的《水调歌头》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弟弟的深切思念。而苏辙则多次上书,为兄长辩白,请求与兄长同贬。
最让人感动的是,当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判死罪时,苏辙毫不犹豫地上书皇帝,表示愿意削去自己的所有官职来替兄长赎罪。这种兄弟情深,让满朝文武无不动容。
后来,他们的父亲苏洵的文集出版时,兄弟二人共同整理、校对,将父亲的思想传播于世。人们称赞苏家父子三人不仅是文学上的巨匠,更是“一门同气”的典范——既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又是志同道合的知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相互支持,共同面对人生的风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亲人不仅共享血脉,更要在精神上相互理解、在困难时相互扶持。这种超越利益的深厚情谊,才是最珍贵的家族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