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ǐng zuì
ㄑ一ㄥˇ ㄗㄨㄟˋ
請罪
⒈ 主动承认过错并请求处罚。
例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城上请罪。——《资治通鉴·唐纪》
英admit one's error and ask for punishment;
⒉ 表示歉意。
英apologize;
⒈ 亦作“请辠”。
⒉ 谓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引《书·汤诰》:“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 有夏。”
孔 传:“明告天,问 桀,百姓有何罪而加虐乎?”
《左传·僖公二年》:“敢请假道,以请罪于 虢。”
杜预 注:“问 虢 伐己以何罪。”
⒊ 自认有罪过,请求处分;道歉。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内史 庆 醉归,入外门不下车。 万石君 闻之,不食。
引庆 恐,肉袒请罪,不许。”
《汉书·贾谊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
《官场现形记》第九回:“今番大人来在 上海,卑职没有预先得信,所以来的迟了。今日特地前来禀安请罪。”
陈毅 《莱芜大捷》诗:“堪笑顽酋成面缚,叩头请罪詈元凶。”
⒋ 请求免罪。
引《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二年》:“吏民齎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
胡三省 注:“请罪,谓请求以脱罪也。”
⒈ 问罪。
引《书经·汤诰》:「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
《左传·僖公二年》:「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
⒉ 承认己过,自请处分。
引《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传·王烈传》:「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两亲家两亲妈,各自请罪,认个悔气,都道一桩事完了。」
⒊ 请求免罪。
引《资治通鉴·卷五十四·汉纪四十六·桓帝延熹二年》:「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乘舆乃其次焉。吏民赍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
1. 既然已知是自己的错,除了负荆请罪以求对方宽容,还有什么好办法?
2. 如今自己已经得罪,又哪敢还作那逆行倒施之事?想到此节,卢管事深深叹息一声,暗道,看来得找个机会,请罪一番……
3. 在夏女士的指导下,张鹤林终于放下心理包袱,前往亲生父母家中向二老"负荆请罪",经过半小时长谈,最终赢得母亲的原谅。
4. 上命差遣,没计奈何,要屈千岁走走,只好改日请罪罢。
5. 我今天来是向你负荆请罪的,昨天我不该出言不逊,实在对不起,请你原谅。
6. 我今天来是向你负荆请罪的,昨天我不该出言不逊,实在对不起,请你原谅。
7. 弃卒保车、静观其变、负荆请罪、安如泰山!
8. 胜败兵家常事,何必请罪?只是如今刘备大军攻我,曹军既已出骆谷、斜谷,为何按兵不动,坐观成败?可去一人催促他出兵。
9. “路不拾遗”、“负荆请罪”、“匡衡凿壁”、“程门立雪”等比比皆是的典故,佐证了一部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史。
10. “路不拾遗”、“负荆请罪”、“匡衡凿壁”、“程门立雪”等比比皆是的典故,佐证了一部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