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ù zhù
ㄐㄨˋ ㄓㄨˋ
集资帮助 凑钱相助 募资援助 集资救济
独力承担 个人资助 单独救济
释义:
指众人凑钱集资来帮助某人或解决某项困难,强调通过集体出资的方式提供经济援助。
详细解释:
醵助是中国传统社会一种重要的民间互助形式,体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集体主义精神。"醵"字本义为合钱饮酒,引申为集资、凑钱;"助"即帮助、援助。这种互助方式常见于婚丧嫁娶、灾荒救济、求学创业等需要较大资金支持的场合。在现代社会,醵助仍然存在于某些传统社区和特定群体中,但其形式可能演变为更规范的众筹、募捐等活动。醵助不仅提供经济支持,还强化了社会成员间的联系和互助意识。
引证解释:
1. "里中有丧,不度其力而相与醵助之。" ——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
2. "乡人醵助,得百余金,始能成行。" —— 清代地方志记载
3. "凡有吉凶之事,亲邻醵金相助,此古风也。" —— 古代民俗记载
4. "同乡醵助,集资为其医治,体现了深厚的乡谊。" —— 近现代文献
5. "醵资助学在传统社会中是帮助寒门子弟就学的重要方式。" —— 教育史研究
6. "这种民间自发的醵助活动,弥补了官方救济的不足。" —— 社会经济史研究
婚丧嫁娶醵助
在红白喜事中,亲友邻里凑钱帮助事主家庭渡过经济压力较大的时期。
例句:村里有人办喜事,乡亲们都会醵助一些礼金,表达祝福之意。
灾荒救济醵助
在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发生后,众人集资帮助受灾者渡过难关。
例句:得知邻村遭遇火灾,附近各村都发起醵助,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求学创业醵助
为帮助有才华但家境困难者完成学业或创业,众人集资提供支持。
例句:清末许多留学生的出国费用都是靠乡里醵助才得以成行。
运作方式与社会功能:
1. 发起方式:通常由德高望重者或亲属发起倡议
2. 出资标准:根据亲疏关系和经济能力量力而行
3. 记录管理:有专人记录出资情况,形成"人情账"
4. 社会功能:强化社区凝聚力,建立互助网络
5. 文化意义:体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
6. 经济作用:在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时期提供重要补充
历史演变与现代转化:
传统的醵助活动主要依靠地缘和亲缘关系网络,具有明显的熟人社会特征。随着社会变迁,醵助的形式和载体发生了变化:从线下凑份子到线上众筹,从亲友圈扩展到陌生人网络,从非正式约定到规范化合同。现代公益慈善组织和互联网募捐平台在某种程度上承接了传统醵助的社会功能,但其运作更加透明化和专业化。
文化价值与当代意义:
醵助所体现的互助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这种精神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增进社区认同感;为突发困难提供快速应对机制;培养公民的公益意识和奉献精神。在政府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民间互助仍然是重要的补充力量。
语用与语境:
"醵助"是较为文雅的书面用语,在现代日常口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民俗研究和文学作品中。与之相近的口语表达有"凑份子""集资帮忙"等。在正式场合或文学创作中使用该词,能够体现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辨析:
"醵助"强调多人集资相助的行为,突出集体性和资金筹措;"捐助"范围更广,包括个人或集体出资,不强调集资过程;"资助"侧重经济上的支持,可能是个人或机构行为;"救济"通常指对困难者的帮助,可能是物质或金钱形式;"众筹"是现代概念,强调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大众募集资金。
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传统醵助文化需要在新时代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留其互助精神内核,改进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与现代公益慈善理念相结合,提高透明度和效率;利用数字化手段扩大互助范围和提高便捷性;在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让这一传统互助形式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引证解释
⒈ 凑钱帮助。
引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客死鬼还家》:“其父小业营生,至 苏州 病故,贫不能敛, 甘 姓共醵助其子载丧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