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 庶长的意思
shùcháng

庶长

最近更新:2023-11-10    关注度:
  • 拼音

    shù cháng

  • 注音

    ㄕㄨˋ ㄔㄤˊ

  • 繁体字

    庶長

庶长的相关知识

词语解释

庶长[ shù cháng ]

⒈  妾所生之长子。

⒉  官爵名。春秋时秦国设置,掌握军政大权,相当于卿。商鞅变法,制定二十级爵,从第十级到第十八级,属于庶长一等。汉袭秦制,也置庶长。

⒊  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引证解释

⒈  妾所生之长子。

汉 班固 《白虎通·姓名》:“适长称伯, 伯禽 是也;庶长称孟, 鲁 大夫 孟氏 是也。”
左传·隐公元年》“惠公 元妃 孟子” 唐 孔颖达 疏:“《礼纬》云:‘庶长称孟。’然则适妻之子长者称伯,妾子长於妻子则称为孟,所以别适庶也。”

⒉  官爵名。 春秋 时 秦 国设置,掌握军政大权,相当于卿。 商鞅 变法,制定二十级爵,从第十级到第十八级,属于庶长一等。 汉 袭 秦 制,也置庶长。参阅《汉书·百官志》“关内侯” 刘昭 注引 汉 刘劭 《爵制》。

《左传·襄公十一年》:“秦 庶长 鲍 、庶长 武 帅师伐 晋 以救 郑。”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七,駟车庶长;十八,大庶长。”
颜师古 注:“庶长,言为众列之长也。”

⒊  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分字解释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