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指在突发紧急状况下,为挽救生命、防止伤情恶化而采取的即时性、专业性的医疗救护措施。特别强调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实施的关键性医疗干预。
详细解释:
"应急抢救"是急诊医学的核心概念,指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下,由专业医护人员实施的系统性、规范化的紧急医疗处置。这一过程严格遵循医学急救原则,包括现场评估、生命支持、紧急处置和安全转运四个关键环节。现代应急抢救已发展出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创伤生命支持(ATLS)等标准化流程,并建立了从现场急救到院内急诊的全链条抢救体系。
引证解释:
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应急抢救绿色通道,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抢救能力直接关系到伤亡率和预后效果"——《急诊医学》教科书
3. "建立完善的应急抢救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应急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文件
心脑血管急症抢救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时间敏感性疾病的紧急救治,强调在发病早期实施再灌注治疗
例句:胸痛中心启动应急抢救流程,为急性心梗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手术
严重创伤抢救
对多发伤、严重创伤患者的系统性抢救,遵循损伤控制原则
例句:创伤团队启动应急抢救程序,对严重车祸伤者实施损伤控制手术
中毒急救处置
对各类急性中毒患者的特效解毒和生命支持治疗
例句:中毒救治中心开展应急抢救,为农药中毒患者使用特异性解毒剂
技术发展:
现代应急抢救技术不断发展,包括急诊体外膜肺氧合(ECMO)、床旁即时检测(POCT)、远程医疗指导等新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抢救成功率和救治质量。
体系建设:
我国已建立覆盖城乡的应急抢救网络,包括院前急救系统、院内急诊体系和重症监护单元,形成了完整的急危重症救治链条。
语用与语境:
该词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紧急性,主要用于医疗急救领域。在临床工作中特指规范化的急救流程,区别于一般的紧急救助。体现了现代医学对急危重症的规范化、标准化处置要求。
辨析:
"应急抢救"强调医疗专业性和技术规范性,必须由医护人员实施;"紧急救助"适用范围更广,可由非专业人员实施;"急诊救治"更侧重于医院急诊科内的专业处置。
培训认证:
医护人员需通过专门的应急抢救培训认证,如高级生命支持(ALS)、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ALS)等资质认证,确保持续具备应急抢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