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 市委书记的意思
shìwěishū

市委书记

最近更新:2025-11-16    关注度:
  • 拼音

    shì wěi shū jì

  • 注音

    ㄕˋ ㄨㄟˇ ㄕㄨ ㄐㄧˋ

  • 繁体字

    市委書記

市委书记的相关知识

释义:

指中国共产党设在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等市级行政区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是所在城市党组织的最高领导职务,全面主持市委工作。

详细解释:

市委书记作为党在地方执政团队的"班长",在地方治理体系中居于核心领导地位。该职务承担着贯彻落实中央路线方针政策、领导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的建设等重要职责。市委书记通常兼任所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通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根本原则,实现对地方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其履职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质量。

引证解释:

1. "市委书记要善于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

2. "实行市委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 党内监督条例相关规定

3. "优化市委书记队伍结构,注重从经过重大斗争考验、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中选拔。" —— 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4. "市委书记作为本市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 党内法规相关规定

5. "建立健全市委书记专题工作会议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 地方党委运行机制相关规定

6. "加强对市委书记的监督管理,实行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制度。" —— 干部管理监督制度

政治领导职责

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市贯彻落实,把握城市发展的政治方向。

例句:市委书记在市委常委会上强调,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经济发展职责

领导制定和实施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例句:市委书记亲自带队赴长三角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党的建设职责

主持市委工作,领导本市党组织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例句:市委书记在全市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部署了新时代党建工作任务。

职权范围与履职要求:

1. 政治把关:确保本市各项工作符合中央精神和政治要求

2. 重大决策:主持制定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政策

3. 干部管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推荐、提名、任免干部

4. 统筹协调:协调本市四大班子(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工作

5. 应急处突:领导本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6. 廉政建设:履行本市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选拔任用与管理制度:

市委书记的选拔任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一般要求具有地市级领导工作经历,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实行任期制、交流制、回避制,并接受巡视巡察、经济责任审计等监督。近年来,注重选拔具有多岗位锻炼经历、熟悉党务和经济工作的复合型干部。

履职实践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对市委书记履职提出更高要求: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展现新作为。近年来,强化了对市委书记的绩效考核,建立了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体系。

语用与语境:

该术语在官方文件、新闻报道、政治生活中规范使用。在正式场合使用时通常冠以城市名称,如"北京市委书记"。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市委书记作为"一把手"具有特殊重要性,其言行对本地区政治生态产生重要影响。

辨析:

"市委书记"是党内职务,主要负责党务工作;"市长"是行政职务,主要负责政府工作。在领导体制上,市委书记领导市委常委会,市长作为市委副书记(通常兼任)在市委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省委书记"是省级行政区党委负责人,在层级上高于市委书记。

制度演进与改革方向:

市委书记岗位职责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断优化。当前改革方向包括:完善决策机制,推行市委书记末位表态制;强化监督制约,规范"一把手"用权行为;推进干部交流,避免形成"地方势力";加强专业化建设,提升领导现代化能力。通过这些制度建设,确保市委书记更好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分字解释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