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 shì
ㄐ一ㄣˋ ㄕˋ
進士
⒈ 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
英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⒈ 古代指贡举的人才。
引《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於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郑玄 注:“进士,可进受爵禄也。”
⒉ 荐举贤士。
引《墨子·亲士》:“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⒊ 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 明 清 时,举人经会试及格后即可称为进士。
引唐 姚合 《寄旧山隐者》诗:“名在进士场,笔毫争等伦。”
《儒林外史》第三回:“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多久以来,文人只出了个翰林即 熊希龄,两个进士,四个拔贡。”
⒈ 科举时代的科目。隋炀帝选拔人才,设进士科,唐宋因之,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会试中式,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引《红楼梦·第二回》:「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县。」
1. 常科的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道举科等五十多种,可谓包罗万象。
2. 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乾隆皇帝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对陈氏家族予以褒奖。
3. 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萧颖士,二十七岁中进士,儒释道三教无不精通博识,文章学术知名当时,但性情暴躁,恃才傲物。
4. 柳兄才华满腹,却连个进士也没考上,我不妨将他那首《鹤冲天》唱给皇上听,也让皇上知道,考场上屈理了多少有才人。
5. 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
6. 宋亡,粤籍读书人与南宋遗民无比悲痛、愤懑,他们隐迹埋名,遁居山林,无意追求功名,有元一代,粤省亦几无一人中进士者。
7. 若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愈撰碑以实之;李贺父名晋,不应进士,而愈为贺作《讳辨》,令举进士;又为《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缪者。
8. 唐朝诗赋让人醉生梦死,都是因为唐玄宗把诗赋加进了进士科为主要的内容。
9. 传说,他原是四川籍进士李元溥,因秉公执法,仗义执言,得罪了当朝*贵,辞官隐居于闽南深山古刹。
10. 唐代元和年间的著名诗人施肩吾和赵嘏,本是同年及第的进士,但文人互轻,两个人谁也不服气谁,经常明争暗斗,争长论短,有时候弄得大家很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