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 一统的意思
tǒng

一统

  • 拼音

    yī tǒng

  • 注音

    一 ㄊㄨㄥˇ

  • 繁体字

    一統

一统的相关知识

词语解释

一统[ yī tǒng ]

⒈  统一国家。

unify a country;

引证解释

⒈  统一。多指全国统一于一个政权。

管子·五行》:“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开乎万物,以总一统。”
尹知章 注:“总持其本,以统万物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今普天一统,九垓同风。”
明 黄元吉 《流星马》第一折:“方今寰区一统,都来进贡。”

⒉  犹一并,一齐。

孙中山 《党员须研究革命主义》:“本总理自当将吾党事和国事,一统尽力做去。”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因为一次颇为别致的示众,它把全市的男妇老幼,一统召集来了。”

⒊  犹一桩。指一个整体。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问:‘释氏於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似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箇私己的心。’”
清 陈确 《与刘伯绳书》:“即心即性,即学即道,是一统功夫。”

⒋  表数量。用于碑碣,犹一座。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打一统法帖碑,去向京师卖。”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一折:“我久已后索与他盖一所设像的祠,建一统纪节的碑。”

⒌  汉 代《三统历》以一千五百三十九年为一统。

汉书·律历志》:“终天之数,得八十一,以天地五位之合终於十者乘之,为八百一十分,应历一统千五三十九岁之章数。”

国语辞典

一统[ yī tǒng ]

⒈  全国由一个政府统治而不分裂。

如:「中国一统」。

⒉  一齐。

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再赌一场,一统算帐。」

⒊  一座。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二折》:「我久以后索与他盖一所设象的祠,建一统纪节的碑。」
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遭磨障套·尾声〉:「立一统碑碣字数行,将德政因由都载上。」

⒋  古代历法以一千五百三十九岁为一统。

汉·王充论衡·譋时》:「积日为月,积月为时,积时为岁,千五百三十九岁为一统。」

造句

1. 晚唐五代的郑卫之音、流靡之变太低俗,南唐君臣的亡国之音太哀伤,都不适合大一统王朝的时代气氛。

2. 只有登高一望,才会领略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只有驻足山中,才会感受鲁迅“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奥秘。旅游日,愿你畅游祖国大好河山。

3. 战匈奴,龙旗招展匈奴遁,中华版图至北极;战南洋,汉军铁马平蛮邦,万千岛国归大汉;东征西讨,大中华帝国终于一统欧亚大陆,一圆现代热血青年心中强国之梦。

4. 经过秦的大一统和二世而亡,中国从比较安定的环境中进入了大动荡的时期,此刻农民战争风起云涌,揭竿而起,斩木为旗,在这样的动乱的年代,侠又大量的涌现,这种侠风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

5. 这便是移民文化的不变定律。从家乡漂洋过海抵达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气候、风土和周遭的声音与气味都不一样了,往往是老家的食物可以延续记忆,使生活稍显安定,使自我身份仍然在时空裂变中维持一统。

6. , 另一种则是家族式小酒庄,虽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倒也安闲自得。

7. , 太祖皇帝一统江山,他未来得及参与,不能像刘伯温那样封侯拜相,大明朝安邦定国,四海升平,他空有抱负,却是郁郁不得志。

8. 回到部落后,罗滇王重整旗鼓,从那以后,百战百胜,没几年就一统周边各部。

9. 圣人之道要是管用,圣人早就自己一统天下了。

10. , 福北成了**万的一统天下,空气反而更紧张起来。

分字解释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