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fù
ㄕ ㄈㄨˋ
詩賦
⒈ 诗和赋。
⒉ 指雅乐。
⒈ 诗和赋。
引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何必歌咏诗赋,可以扬君哉,愚窃惑焉。”
《陈书·文学传·阴铿》:“幼聪慧,五岁能诵诗赋,日千言。”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下及 唐 代,以诗赋取士,其韵一以 陆法言 《切韵》为準。”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就是去岁宗师考取贵府二十七州县的诗赋首卷 杜先生 ?”
⒉ 指雅乐。
引《楚辞·大招》:“二八接舞,投诗赋只。”
王逸 注:“诗赋,雅乐也。古者以琴瑟歌诗赋为雅乐,《关雎》、《鹿鸣》是也。言有美女十六人联接而舞,发声举足与诗雅相合,且有节度也。”
⒈ 诗歌和辞赋。
引《文选·曹丕·典论论文》:「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若会做两句诗赋,就算雅极的了。」
1.园内曲径回廊、钟亭鼓阁、池馆水榭,错落有致,既有花香荔熟雀噪蝉鸣、湖光潋滟的自然风光,也有儒雅悲壮的诗赋碑文。
2.青史渊源,文明瀚海;颂德明孝,百川归海;诗赋画联,文江学海;正风正气,名扬四海;兄弟情谊,五湖四海;修身律己,泛舟书海;爱我中华,情深似海!
3.唐朝诗赋让人醉生梦死,都是因为唐玄宗把诗赋加进了进士科为主要的内容。
4.所以有的旧体诗赋对现代生活虽偶有涉及,作者也要在文下加上大量的白话注释,形成了自己为自己作注的创作“奇观”,语体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5., 根本性的原因,中国画的精髓是要靠旧学(狭义指历代诗赋随笔杂记逸史)的宽厚功底来滋养的。
6.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
7.由于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10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所以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
8.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
9.爱好文雅,广延诗赋,以知得失。陈寿
10.他博闻强记,耽爰诗赋戏曲,每于绝妙辞章,赞赏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