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 充耳的意思
chōngěr

充耳

  • 拼音

    chōng ěr

  • 注音

    ㄔㄨㄥ ㄦˇ

充耳的相关知识

词语解释

充耳[ chōng ěr ]

⒈  塞住耳朵。

⒉  指声音充满耳朵。

⒊  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

引证解释

⒈  塞住耳朵。

《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郑玄 笺:“充耳,塞耳也。言 卫 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
荀子·礼论》:“充耳而设瑱。”
钱谦益 《吴士熙授承德郎制》:“昔 有宋 青溪 盗发,比疆连壤,褎如充耳。”

⒉  指声音充满耳朵。

许地山 《七宝池上底乡思》:“你岂不闻这里有等等妙音充耳;岂不见这里有等等庄严宝相?”

⒊  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

《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毛 传:“充耳谓之瑱;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瑱,诸侯以石。”
王夫之诗经稗疏·小雅》:“充耳者,瑱也,冕之饰也。”

国语辞典

充耳[ chōng ěr ]

⒈  塞住耳朵。

《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荀子·礼论》:「充耳而设瑱。」

⒉  古冠冕旁的瑱玉,因其下垂及耳,故称为「充耳」。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造句

1. 谁对穷人的哀求,充耳不闻,他呼求时,也不会得到应允。

2. 但我不在乎,我觉得她很傲慢,所以才对病人的要求充耳不闻。

3. 面对嘲讽,李城充耳不闻,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上台阶,进入灵法阁内。

4.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5. 但政府对他们的担忧充耳不闻。

6. 当公司在为如何解决难题担忧时,对任何关于利用大好时机的消息都会充耳不闻。

7. 但政府对他们的担忧充耳不闻。

8. 但是在美国国内大家都仿佛充耳不闻。

9. 办公室之道:不该看的要视若无睹,不该听的要充耳不闻,不该想的别想入非非,不该做的别画蛇添足,不该说的要沉默是金,做人做事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10. 我请你放下你这种充耳不闻的姿态好好地学习一下真本事。

分字解释
词语首拼